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工业经济中部分行业发生了国有企业大幅收购、兼并、入股民营企业的情况。2004-2005年,类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情况也曾发生,即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试图探索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下,引发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原因,并分析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所有制结构变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银行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间的信贷配给模型,证明当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规模民营企业将首先在信贷上受到冲击。当流动性冲击下存在信贷配给时,不同所有制结构企业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生态学模型显示,环境所决定的企业最大产出和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将发生动态变化,最终国有企业将淘汰民营企业,发生“国进民退”现象。通过对1996-2011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见,在工业行业中,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行业的融资成本、短期负债、业绩、附加值、偿债能力、生产方式、规模经济和产品销售情况等与“国进民退”现象的发生呈相关关系。最后,本文针对货币政策设计、金融体制改革和所有制结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避免“国进民退”现象的发生,确保所有制结构向着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