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东昆仑构造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中的著名“金腰带”,带内构造极为发育,岩浆频繁而强烈,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背景和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金矿床主要受昆仑断裂的控制,主要矿体分布在昆中断裂的两侧,区内的断裂构造以走向东西-近东西向断裂及不同等级的次级压性或压扭性断裂为主,张性和扭性断裂居从属地位,主干断裂控制地层及岩体的展布。岩浆岩广布,岩石类型复杂,以华力西~印支期侵入体最为发育,岩石类型以花岗质岩类为主。研究区内发现多条规模不等的含金蚀变破碎带(矿脉),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其次为构造蚀变岩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自然金及方铅矿、辉铅铋矿、辉铋银铅矿等铅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长石、方解石等。具有它形粒状结构、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晶结构、碎裂结构、交代结构等;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脉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英岩化等。成矿过程由早到晚划分为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三个阶段。通过稀土特征对比发现,阿斯哈矿石REE特征与阿斯哈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相似,特别与花岗斑岩相近,说明阿斯哈金矿成矿流体中的REE可能来源于花岗斑岩,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阿斯哈金矿含金石英脉δ180值为11.3%。-15.1%,δDv-SMOW值为-59.6‰~-117.7‰,δ18OH20值为2.7‰-9.2‰。氢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研究显示,阿斯哈金矿成矿流体应以含有幔源物质、富含C02的岩浆流体为主,在成矿晚阶段有大气水混入。矿床中黄铁矿样品δ34S值的变化范围为+5.0‰~+7.4‰,平均值为+5.8‰,硫同位素特征以及煌斑岩与矿脉空间上的密切关系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岩浆,在上升运移的过程中萃取所流经围岩的成矿物质。结合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阿斯哈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流体特征及与华力西-印支造山过程的成因联系、构造背景、矿体特征、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合等方面与矿床的成因类型来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