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认知与抑制技术的研究——信干噪比估计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扰认知技术是智能抗干扰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实时检测周围电磁传播环境的干扰空穴、识别干扰、估计信道质量(信干噪比)等,为抗干扰决策系统实施抗干扰行为提供依据。本文立足此背景,设计实现了干扰认知系统中的信干噪比估计单元。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循环平稳理论和循环自相关函数,在给定的人为干扰和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下,推导了典型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的循环自相关函数,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典型人为干扰下的CS-SJNR(Signal-to-Jamming-plus-Noise Ratio Based on Cyclostationary,基于循环平稳特性的信干噪比)估计算法。为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上实现,对CS-SJNR估计算法做了工程化简,得到了快速更新实现和简化资源实现这两种实现方法。按照简化资源的实现方法设计了信干噪比估计模块链路,对其进行性能仿真,并分析了高信干噪比下估计偏差的来源。  根据简化资源后的CS-SJNR算法设计了信干噪比估计模块的系统实现构成,按功能分为前端预处理模块、求自相关模块、交织模块、求功率模块、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变换模块、求对数模块、外围辅助模块,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仿真及验证。同时对信干噪比估计模块的硬件实现平台—干扰认知板做了简要介绍。  最后,整合了整个干扰认知模块,该模块包括了信干噪比估计单元和干扰检测单元。设计了干扰认知模块和上层控制链路通信的接口模块,以便于整个测试系统的正常通信。对FPGA实现的干扰认知模块在不同参数配置下进行实测,分别测试了干扰检测单元和信干噪比估计单元的性能,分析了各单元实测结果。
其他文献
未来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率。由于频谱资源的限制,在OSI各层采用高效的传输方案势在必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多输入多
自从第一代蜂窝通信网络的引入,移动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同时,第三代技术(3G)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市场。3G系统相对于第二代系统来说获得更好性能,尽管如此,3G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直以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性不高和视频数据的网络传输效率低下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发展。流媒体技术的兴
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tilplexing,NC-OFDM)作为基于OFDM技术的一种物理底层数据传输解决方案,在认知无线电或干扰环境中得到
跳频是发射信号的载波频率周期性改变的通信方式。跳频系统抑制干扰的机理是躲避干扰。当躲避失败时,由于载波频率周期性改变,跳频信号仅被暂时干扰。跳频系统的这种时变特性
H.323协议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基于分组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的系列标准,它可以运用于多种场合,如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监控系统以及远程鉴定系统等,其中H.323协议在远程
传统的异构网络包含各种类型的基站,对应不同的发射功率、覆盖范围、工作载频等参数,通过重叠覆盖的方式提供无缝的网络接入和高速的数据传输。如今,异构网络的概念已扩展至
当前无线通信系统普遍采用数字调制技术。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通信需求的不断加剧,数字调制方式的种类也日益繁多,无线通信的传输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非协作通信中,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已不再满足于只是在网络上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等服务,流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流媒体具有数据量大、持续时间长、占用带宽高等
扩频通信技术因为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密度低,保密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常用的扩频方式有直接序列(DS)扩频,跳频(FH)扩频,跳时(TH)扩频,线性跳频扩频(Chirp Spread Spectru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