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前脂肪细胞的诱导分化及原子力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眼眶前脂肪细胞原代培养及诱导分化的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探索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最佳方法;利用AFM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 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和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异同,利用AFM观察TAO患者和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异同;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化和发病机制。方法:①TAO患者手术切除的15例眼眶脂肪组织培养所获的前脂肪细胞作为实验组,眼眶良性肿瘤手术中切除的15例正常脂肪组织培养所获得的前脂肪细胞作为正常对照。②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AO患者及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对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通过MTT法观察前脂肪细胞活力及生长状况;加入适当的诱导分化因子,观察人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通过使用油红O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诱导分化前后细胞脂质含量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分化不同时期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③采用不同浓度戊二醛溶液对细胞进行固定,摸索出适合AFM扫描的最佳固定浓度;用AFM观察TAO与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的形态学特点;用AFM观察分别在诱导分化的第2,8,16d TAO与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表面形态学差异。结果:①使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培养法从TAO患者和正常眼眶脂肪组织中均分离培养出大量螺旋状生长的长梭形细胞。相较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得到的细胞纯度高,数量多,细胞形态好,适合于AFM标本的制备。②使用酶消化法得到的前脂肪细胞特点:来源于脂肪组织,长梭形;生长曲线为“S”形,第3-11d为对数生长期;免疫细胞化学S-100蛋白表达弱阳性;诱导分化2d后细胞出现微小脂滴,脂滴数量逐渐增多,至分化第16d到达高峰,可被油红O染为红色,S-100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③使用AFM观察TAO患者及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发现扫描范围为80μm时两种细胞均为长梭形,细胞均直径>80μm,未观察到明显的差异。扫描范围为1μm时两种细胞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物质,TAO患者细胞膜表面相对粗糙,隆起结构起伏较大,排列疏密不均,其平均粗糙度为36.480±8.146nm;正常前脂肪细胞膜表面相对光滑,隆起结构起伏较小,排列疏密均匀,其平均粗糙度为32.189±7.819nm;相比较两组细胞膜粗糙度,TAO组较对照组粗糙度明显增加(p<0.01)。④使用AFM观察TAO患者及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发现扫描范围为80μm时,随着分化时间延长,细胞形态均由梭形变为多角形再变为椭圆形。扫描范围为1μm时,分化第2,8,16d两种细胞表面出现较密集的颗粒状物质,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细胞膜表面粗糙变大,隆起变高,至16d达到高峰;TAO患者前脂肪细胞在同一时间膜表面粗糙度均大于正常细胞(p<0.05)。结论:①酶消化法较组织块法所得到的前脂肪细胞数量更多,纯度更高。②前脂肪细胞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③S-100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出现脂滴多少的指标。④AFM可以清楚直观的观察到TAO患者及正常眼眶前脂肪细胞膜的微观结构及三维成像情况,是一种较好的观察细胞膜表面微观形态的工具。⑤TAO患者前脂肪细胞较正常细胞膜表面粗糙;分化过程中,TAO患者及正常膜表面粗糙度增加,同一时间,TAO患者前脂肪细胞膜粗糙度显著大于正常细胞。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作为初中数学课堂主要学科,使学生自身智力的得以发展,有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随之新课标教学的改革,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灵活变换教学方式。经多年教学经验和大量实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情境式教学是新型教学方案的主要切入点,教师在情景教学中将数学理论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帮助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
【摘 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一项调查,以往教师采取的现代文阅读课程往往是注重对学生“规范性”的培养,至于学生是否能真正将自己带入到文章中进行理解就不那么在乎了。其实教学策略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能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那么学生就能走近现代文中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阅读效率和质量也就很高了。对于语文的学习,要以情感为桥梁,带着问题去“走”这个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初二才开始学习的课程,本身就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更何况物理是一门思维性的课程。而兴趣是创造思维活动的开始,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对学生兴趣激发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教学 物理课堂 兴趣激发  结合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有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题能力。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物理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