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树的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核算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决策树算法,构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打包式收费奠定基础,同时为医疗机构针对烧伤患者伤口护理合理定价提供数据支撑。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中心就诊的328例门诊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门诊烧伤患者的一般资料、伤口情况、换药耗时耗材情况、科室设备单价、使用时间和频次、科室护理人员薪酬情况以及单次伤口护理实际收费情况等,从而核算伤口护理成本和实际收费。运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随机选取80%(262例)样本量,运用决策树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i-Square 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or,CHAID)算法构建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分组,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评估模型分组效果,并确定预测模型分组的标准成本和成本上限。最后用另外20%(66例)样本量检验模型分组的准确性。研究结果(1)经正态性检验显示,伤口护理成本呈非正态分布。因此,本研究采用中位数表示伤口护理成本及实际收费的平均水平。结果显示:门诊烧伤患者平均护理成本为288.02元,平均收费为350.00元,两者差值的均值为102.10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成伤口护理成本的6个要素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折旧费、作业费、行政管理费、教学科研费。结果显示:上述6个要素占伤口护理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3%、8%、7%、23%、4%和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并疾病情况、伤口病程、换药次数、伤口位置、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伤口占体表面积、烧伤深度、伤口渗液量、创面组织类型、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转归情况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占体表面积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3)运用决策树CHAID算法,将伤口护理成本作为目标变量,多因素分析得出的有意义结果作为输入变量,最终建立10个预测模型分组;对各个分组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最大CV值为13.48%,最小CV值为3.13%,10个分组的组内同质性较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0个分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国外标准成本及成本上限制定方法,制定10个分组的标准成本及成本上限。结果显示:10个分组的标准成本最大值为1169.31元,最小值为83.47元;成本上限最大值为1970.03元,最小值为185.51元;3%的患者伤口护理成本超过成本上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其预测准确性达98.03%,表明该模型能较好预测门诊烧伤患者的伤口护理成本。研究结论(1)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低于实际收费,人力成本占伤口护理成本的比例最高,目前,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收费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伤口护理成本的相关研究,以实现门诊烧伤患者的合理收费;加强人力成本的管控有利于降低伤口护理成本。(2)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个数、伤口感染情况、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占体表面积等是伤口护理成本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规范伤口护理流程,以降低伤口护理成本。(3)通过伤口渗液量、烧伤深度、伤口占体表面积、周围皮肤情况以及伤口个数5个变量建立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将决策树应用于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成本,不仅可以为门诊烧伤患者费用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以为门诊烧伤患者打包式收费奠定基础,未来临床可以参考上述思路和方法,对门诊烧伤患者伤口护理实施打包式收费。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各类话语思潮席卷并置。在这一纷繁复杂的文化语境下,新世纪东北作家自觉坚守民间文化立场,接受民间文学滋养,在承继文学传统中锐意求新,对土地意象的书写在题材、体裁、叙事、审美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开放的艺术流向,展现出浓郁地域特色的历史现实叙事,又以全球视阈的文化审视深度表达人类普适性价值关怀。然而,与创作的繁荣相比,学界未能对新世纪东北小说土地意象书写所呈现的审美向度的
非字面语言是人类语言复杂性的集中表现。反讽是非字面语言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指说话人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以此来表达批评或嘲弄等态度。口语反讽理解(下文简称“反讽理解”)是实验语用学研究的热点。目前的研究多关注语境和音韵在反讽理解中的作用;但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分歧。主要的分歧可分为三个方面:一、语境和音韵在反讽理解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的分歧。一类研究(Pexman,2008;Woodland e
《盛明雜劇》是明代沈泰編訂的一部明代雜劇重要總集,包括60篇雜劇劇作,全書共三十八萬余字。其中賓白語言口語性強,反映出整個明代語言發展的實際情況。本文以《盛明雜劇》賓白助詞為研究對象,對書中部分助詞進行窮盡式統計,描寫其分佈和使用情況,著重梳理助詞由實到虛語法化的路徑,並就某些語法現象聯繫其背景劇目現代方言用法,對不同方言區助詞語用情況作以比較,在漢語史和方言之間相互印證。全文共分為四章,主要內容
疫情期间,教师在面对"教学空间"和"教学行为"完全物理隔离的情况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又一次成为热点问题。高校教师面对着"多种变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借助"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此来设计、实施和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传统"内容为本"向"成果为本"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来把握教
雪莉·杰克逊的《邪屋》向来被认为是美国当代哥特的开端,但其新哥特叙事特征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深入分析探讨《邪屋》的新哥特叙事及其美学特征,以期在“重评杰克逊”的时代风潮中提供点滴自己的思考。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先导部分,包括绪论和第一章,分别介绍了《邪屋》的研究现状、美国的哥特传统以及雪莉·杰克逊本人与哥特表达的契合。笔者通过研究比对杰克逊笔下的哥特主题及其个人成长
本论文借用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对查尔斯·约翰逊的小说《牧牛传说》进行解读,旨在强调身份的流变性和建立包容性社会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围绕种族和自由等主题对查尔斯·约翰逊和《牧牛传说》做了大量研究,但鲜有人从后殖民角度对《牧牛传说》进行解读。本论文主要借用霍米·巴巴的相关后殖民理论对《牧牛传说》进行解读,以期能给读者解析《牧牛传说》一个新的角度,为美国非裔解决身份危机提供一个新视角,同时也
包世臣散文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河、漕、盐、农、礼、刑、兵、货币、鸦片、抗夷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明确的经世意图。包世臣经世思想与散文创作是明清时期实学思想和经世散文发展的重要一环,对近代思想和经世散文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本论文以包世臣文集《安吴四种》中相关经世散文篇目及《说储》《小倦游阁文稿》部分经世散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生平交游、文集编纂体例、传记书信研究以及价值影响四个大的方面入手,对包
文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单字调。前人对文县方言声调的研究存在分歧,如四声的调值描写,调型、调值的相似是否导致调类简化与合并等。这些问题不仅是文县方言的研究重点,在整个西北汉语方言中也具有代表性。文章运用声学实验方法,分析文县方言声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探讨分歧形成的原因,同时还针对前人成果未涉及领域,补充了个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单字调格局为“高低升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集消音降噪、景观复绿、城市美化、行洪排涝、水质净化、护坡护岸等优点为一体的功能性材料。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护坡植被与多孔混凝土的相容适生性以及工程应用三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成果具体如下:(1)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植生混凝土制备工艺,其中在搅拌工艺上采用三次投料裹石法,在成型工艺中采用人工插捣法,在养护工艺中采用标准养护室养护能使植生混凝土的
石黑一雄是当今世界文坛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以书写时间、记忆和自我欺骗闻名于世,获得了“寻觅旧事的圣手”的称号。悖论性是理解石黑一雄小说的一把钥匙,理解了悖论性就能更好地理解石黑一雄艺术创作的深刻性,而悖论性叙述是悖论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理解石黑一雄小说的悖论性叙述是抵达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必经之途,是理解石黑一雄创造的悖论世界的角度之一。本论文尝试从悖论性叙述的角度切入,根据小说中叙述者的自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