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工业信息部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达到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然而不可避免,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融资困难成为约束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众多融资方式之中,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它通常成为中小企业在特殊时期的资金重要来源。与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较而言,非正规金融有着它自身优势和特点。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的需求,增强了经济运行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整,因而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信贷市场,对于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渠道。但是因为非正规金融是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的融资渠道,所以它存在着风险不易监控、交易隐蔽以及容易滋生洗钱犯罪、非法集资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通过修订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非正规金融予以引导和规范,而且需要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以缓解非正规金融面临的复杂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长期而复杂,因此,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政策不断的对中小企业非正规金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对中小企业非正规金融融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搜索并整理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非正规金融的内涵及类型,从规模、形成机制和存在问题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非正规金融的现状;分别从制度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视角对非正规金融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客观分析,详细阐明了由非正规金融产生的消极经济效应;通过对台湾地区非正规金融演进过程的回顾,论述了台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各项措施;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以浙江温州中小企业为例,利用SPSS软件对非正规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论述了民间利率的传导机制,最后列举了温州地区解决非正规金融问题的举措;本文结合国务院出台的相关举措,提出了规范非正规金融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