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能力是一个实践性强和要求高的交际技能,它起到了作为一个转换意义和文化载体的作用。翻译教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教师、专家和学生的努力付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翻译教学的效果,因此学生有必要学习翻译的技巧和策略,而教师则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尝试合适的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所设置的商务英语专业及中职高考都涉及到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翻译教学存在着教材不完善,师资缺乏,教学效果差等现状。因此,本人在此论文中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理论指导职高英语翻译教学实践。根据框架理论,认知框架是记忆中适于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构架,是框架内各构成成分相互起协调作用的网络。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或认知框架的支撑点。因此翻译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需要找到能够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语言表达式。由于不同语言存在框架系统和次框架的差异以及文化框架的差异,因此译者必须在目的语中重构框架成分的协调性以避免框架成分之间的冲突。所以在本论文中,作者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中职翻译教学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来证实框架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可行性,在梳理框架理论和翻译教学的特点基础上,探讨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来观察其教学效果:框架理论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翻译技能,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本文首先对这一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及对商业英语翻译的现状进行了回顾,进而分析了框架理论和翻译教学之间的联系;然后选取了东莞市塘厦理工学校的两个教学班的翻译教学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期间采用了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翻译测试法。从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喜爱和接受;两个班翻译测试结果的数据表明:框架理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翻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从本研究收集到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中等职业学校商业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