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项目评价研究 ——以H项目为例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以土地为基础,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物种共同生存、互相影响的生物群落载体,它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森林的保护不当甚至乱砍滥伐,造成世界上的森林资源正在快速减少。林木抚育是森林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森林健康的一个高效手段,评价抚育后的森林健康状况是观察林木抚育效果的关键,并且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森林经营措施,实现森林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北京市H林场经林木抚育一年后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针对评价结果,从森林科学经营的角度评价了林木抚育项目的质量与效益,为提高林木抚育项目质量、全面反映森林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提供有针对性的经营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中指标频度统计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专家咨询法,筛选出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位面积蓄积量、郁闭度等17个指标构建了林木抚育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同时对17个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对17块样地现状进行森林健康评价。最终评价结果表明:H林场经林木抚育后处于“健康”等级,林木抚育对森林健康有着积极作用。评价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林木抚育并不是一件能在短期内看到显著效果的工程,森林健康经营需要人们的长期努力维护。(3)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H项目森林健康体系进行二次评价,评价数值表明通过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数据结果基本统一,证明该森林健康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及有效性。(4)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人工林林木抚育和可持续经营建议,例如通过调整树种组成、改善林分结构、对密度过大的样地进行间伐及改善经营水平等途径来提高林木抚育的质量与效益,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标。森林健康经营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论文以森林健康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林木抚育森林健康的内涵,针对人工林林木抚育项目森林健康状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未来的森林经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提高森林质量和增加其效益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在山东省台儿庄区的一个村落,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陶组成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家族。陶就是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赋予了他们社会身份,而特定的社会身份直接决定着人应该以怎样的特定方式行动。陶匠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们与普通村民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起初,他们以陶为生,是个典型的匠人群体;后来,以农为主、陶活为辅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半农半工匠的群体,生计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异于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在这个
“苇子灯阵”又称“跑帷子”或“跑苇子”,是河北省汉族的一种民间“跑阵”类舞蹈,其历史悠久,相关演变而成的舞蹈因子流传范围广及河北、河南等地。“苇子灯阵”主要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一带流传,影响深远,尤其以东王看村的“苇子灯阵”最具代表性,已经于2008年入选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传统意义上的“苇子灯阵”不仅是一种民俗展演类舞蹈,更是一种仪式舞蹈,它是一项全村民众广泛参与,共同制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观念、观点和概念的总和,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系统性。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表达、传播和实践离不开话语。意识形态和话语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结合话语研究意识形态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政治学和传播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话语研究,大多只关注话语权问题,且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或宽泛的实践建议,缺乏基于大量真实语料的系统的话语分析或考察。语言学视角下的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ERPs实验技术,研究文科生和理科生对大学校徽中的多模态特征早期加工时的认知机制,以期发现学科背景对多模态早期加工的影响。多模态话语指语言和其他符号资源共存并共同建构意义的语篇。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基于社会符号学,将言语信息和其他非言语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符号资源间的互动关系、符号资源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研究多模态话语。但由于研究者知识结构、文化背景或者解读动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三位一体”的多角度研究方式,以需求分析为理论基础,收集了在穗韩企派驻人员对已用汉语教材的看法以及真实的汉语学习需求。以功能为纲,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针对在穗韩企派驻人员初级汉语教材进行编写设计。通过调查发现在穗韩企派驻人员对汉语教材的需求主要是:提高听说类实际情景交际能力;掌握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的常用话题表达;增加韩语翻译和中国文化内容;每课内容设置
调解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契合了我国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趋势相吻合。随着电视媒体广泛而深刻地发展,越来越多的调解从法庭被搬上银屏,电视节目调解不仅仅是解决调解当事人的问题,更影响着电视机前的万千观众,对电视节目调解话语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身份建构理论为框架,探讨电视调解节目调解员的语用身份动态建构的过程,本文主
目的:在急性原发髌骨脱位患者中,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至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内侧髌股韧带修复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原发髌骨脱位的疗效比较。方法:我们用来搜索研究的数据库包括MEDILINE、EMBASE和Cochrane文库。本荟萃分析包括5项比较内侧髌股韧带(MPFL)修复与保守治疗急性初次髌骨脱位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总共300例患者。主要结果为髌再脱位率,次要结果包括Kujala评
研究背景个体绩效是组织绩效的基石。一支工作绩效突出的医护团队可以保证医院幼稚的医疗卫生服务。付出回报失衡会引发员工工作压力,而工作压力会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与其他行业相比,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提供者面临更大的工作量、工作时长、工作责任及情感投入等,这可能会导致卫生专业人员付出回报之间更大的不平衡,进而引起更大的工作压力。长期处于高付出低回报的工作状态,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增加,最终对其工作行为产生影响
本文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为研究对象,把问题行为分为了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两大类,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考察了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根据非洲留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访谈结果,分析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并就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提出了解决策略。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包括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有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来华非洲留学生的研究现状、研究
水土流失问题作为环境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乌江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关注重点,赤水河上游区域更是直接影响整个水域的源头地区,摸清排查此区域真实的水土流失情况意义重大。镇雄县地处赤水河流域的发源地,地形地貌复杂,夏天雨季降水量庞大,贫困人口基数大,这些复杂的因素都意味着当地水土保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科学准确地对乌江赤水河上中游国家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监控工作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