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复方芒果苷对博莱霉素联合内毒素诱导的COPD小鼠(气虚痰瘀型)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复方芒果苷治疗COPD作用提供实验信息及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复方芒果苷开发成治疗COPD新型、安全、有效的新药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取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B1组、L1组、B3组、L3组和B+L组,每组48只。诱导方法按照40μL/只·次滴鼻。B1组:第Od1次性滴鼻3.75mg·mL-1BLM。L1组:第Od1次性滴鼻5mg-mL-1LPS。B3组:第0、7、14d分别滴鼻1.25mg·mL-1BLM。L3组:第0、7、14d分别滴鼻1.5mg·mL-1LPS。B+L组:第0d滴鼻6.75mg·mL-1BLM和1.5mg·mL-1LPS,第7d、14d再分别滴鼻1.5mg·mL-1LPS。每组分别于第28、42、56d各处死16只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指标包括①观察中医表征(后爪皮肤及舌底颜色变化、自主活动、体重变化);②采用HE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变化;③应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4、IL-8、TNF-a和TGF-β1的含量;④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高黏液分泌指标MUC5AC、AQP5和氧化/抗氧化指标Nrf2、Bach1、γ-GCS蛋白表达;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的GSH、MDA、T-AOC含量及SOD的活力。2复方芒果苷对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小鼠的药效及机制研究采用B+L组的方法制作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小鼠,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复方芒果苷高、低剂量组和阳性组(地塞米松),另设空白组(生理盐水),每组10只,于造模结束后第1d开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给药容量是20mL-kg-1,连续6周。于末次给药后第2d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测定。指标包括①观察中医表征(后爪皮肤及舌底颜色变化、自主活动、体重变化);②采用HE染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结构变化,用Masson染色法观察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的变化;③应用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4、IL-8、TNF-a和TGF-β1的含量;④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高黏液分泌指标MUC5AC、AQP5和氧化/抗氧化指标Nrf2、Bach1、 γ-GCS蛋白表达;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的GSH、MDA、T-AOC含量及SOD的活力;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NF-a、TGF-β1、CXCL8、MUC5AC 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1构建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①中医表征:与空白组比较,各模型诱导组体重增长显著缓慢,其中B+L组增长最缓慢(P<0.01);B+L组和B1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后爪皮肤及舌底颜色变紫暗,其中以B+L组最明显(P<0.01)。②模型诱导组小鼠肺组织从第28d开始出现明显病理改变,并呈时间进行性加重,且B+L组病理改变较其他组明显,表现在小鼠支气管黏膜下层及肌层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大量渗出物,部分肺泡壁破坏并形成肺气肿,部分支气管纤毛上皮脱落,血管壁炎症细胞浸润,局部肺泡隔增厚,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增加较明显,支气管变狭窄,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其中B+L组小鼠肺组织的肺支气管炎、肺支气管周围炎及肺气肿病理学改变明显,提示联合诱导优于其他单因素诱导方法。③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模型小鼠肺组织中IL-1β、 IL-4、IL-8、TNF-α、TGF-β1显著性升高(P<0.01~0.05)。④模型构建过程中的模型小鼠MUC5A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 AQP5蛋白表达在第42d开始显著下降(P<0.05),并呈时间进行性下降;在整个模型构建过程中小鼠肺组织y-GCS、Nrf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0.05)和Bachl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0.05)。⑤在整个模型构建过程中小鼠肺组织的GSH、SOD、T-AOC均有显著降低(P<0.01-0.05), MDA显著升高(P)<0.01~0.05)。2复方芒果苷对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小鼠的药效及机制研究①与模型组相比较,复方芒果苷能明显恢复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小鼠体重增幅、改善后爪及舌底紫暗状态,恢复模型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等体征(P<0.01~0.05)。②复方芒果苷可以明显改善肺部病理改变,具体表现为支气管黏膜下层及肌层、血管壁仅有轻度炎症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少量渗出物,少部分肺泡壁的破坏,支气管轻度狭窄,少量支气管纤毛上皮脱落,支气管平滑肌厚度轻度增加,少许肺泡隔增厚,问质纤维组织轻度增生。复方芒果苷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减轻肺支气管炎、肺支气管周围炎(P<0.01~0.05),抑制肺气肿形成(P<0.01~0.05)。③复方芒果苷能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4、IL-8、TNF-α和TGF-β1的含量(P<0.01~0.05)。④复方芒果苷能显著降低小鼠肺组织MUC5AC蛋白表达(P<0.05),显著升高AQP5蛋白表达(P<0.01~0.05)。复方芒果苷能显著降低肺组织中γ-GCS、Nrf2蛋白表达(P<0.01~0.05),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肺组织Bachl蛋白表达(P<0.01)。⑤复方芒果昔能显著提高GSH、SOD、T-AOC的含量(P<0.01~0.05),显著降低MDA的含量(P<0.01~0.05)。⑥复方芒果苷能显著抑制模型小鼠肺组织中TNF-α、 CXCL8、TGF-β1、MUC5AC mRNA表达。以上药效及机制研究呈剂量正相关。结论:1病证模型构建:应用博莱霉素联合内毒素诱导能够成功构建符合病证结合的COPD(气虚痰瘀型)小鼠模型,该模型既体现中医证的症状和体征(气虚、痰阻、血瘀),也体现COPD的病理形态学改变。2复方芒果苷药效研究:复方芒果苷具有化痰平喘,益气行瘀的功效,可恢复小鼠体重增长、恢复小鼠自主活动能力、减轻舌底和后爪皮肤瘀血等症状,减轻肺组织炎症,减少肺气肿的形成,改善模型肺组织形态的病理学改变。3复方芒果苷作用机制研究:复方芒果苷可以通过抑制肺组织及气道炎症、减少黏液高分泌、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等多重保护由博莱霉素联合内毒素诱导的COPD(气虚痰瘀型)模型小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中IL-1β、IL-4、IL-8、TNF-α、TGF-β1的含量及抑制CXCL8、TNF-α、TGF-β1mRNA表达;抑制模型小鼠肺组织中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提高AQP5蛋白表达;提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GSH和SOD、T-AOC水平,降低MDA水平,下调Nrf2蛋白表达,上调Bachl蛋白表达,下调γ-GCS蛋白表达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