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的调蓄湖泊,充分了解其浮游植物功能群结构演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能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的供水安全及水华防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东平湖2010年5月到2018年12月的水质及藻类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分析出发,根据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分类特征对东平湖中的藻类进行了划分,研究了功能群调水前后的年际演替规律及优势功能群,分析了优势功能群在调水前后的生长特征,通过冗余分析探究了调水前后促进东平湖功能群演变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东平湖共检出浮游藻类8门123属300种(包括变种),总共划分为30 个功能群:A、B、C、D、E、F、G、H1、J、K、LM、Lo、M、MP、N、P、S1、S2、SN、T、TB、TC、W1、W2、Ws、X1、X2、X3、XPh、Y。调水后东平湖浮游藻类种群密度与功能群生物量与调水前相比明显较低,这与东平湖调水后水质的改善存在较大关系。(2)聚类分析显示,东平湖调水前的功能群相似性接近70%,调水后的功能群相似性高于70%;NMDS分析显示东平湖调水前后的功能群结构变化差异性较大,调水前的优势功能群为P、D、S1、H1、B、X1、MP、Y、W1、Lo、C,调水后的优势功能群为P、C、X1、MP、S1、D、W1、Y、A、J、B、F。调水前后功能群变化主要表现为适应富营养化以及分层水体的功能群向适应水体流动性较高以及洁净水体的功能群转变。(3)调水前,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为水温(T)、总氮(TN)、总磷(TP)。功能群H1对T的响应较为明显,大多数功能群与TN和TP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调水前水体营养盐浓度是影响藻类功能群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调水后,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为透明度(SD)、水温(T)、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除功能群D外的其他优势功能群均与水温(T)、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呈正相关,功能群P与SD呈负相关关系。调水前受水体水质影响,东平湖中营养盐浓度是影响功能群结构的主要变量,而调水后,环境驱动因子的多样性揭示了调水后东平湖水体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较强的水体流动性也使SD成为主要的环境驱动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