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吗?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4636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表明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这一正向效应是边际递减的,企业所有制和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对这一正向效应的强弱均有一定影响。具体来说,基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熵匹配的方法处理自选择效应,本文对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设立是否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比非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的生产效率高2.73%,证明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经过变换被解释变量为新产品产值、变换计量方法为马氏匹配、变换地区和行业固定效应等一系列检验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基于分样本的估计方法,在对异质性企业的考察中,发现国家级技术中心设立对东部地区、出口、低技术和大规模企业组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更大。此外我们还对技术中心设立对企业生产效率正效应是否可持续,所有制差异是否存在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技术中心作用于生产效率的正效应是否有影响等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技术中心设立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随着时间边际递减,只有当企业连续三年或以上入选国家级技术中心才会实现技术的“自增强”,使得正向影响随着时间边际递增;所有制差异确实存在,国有企业技术中心设立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要小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一个可能的传导机制是成本加成率,成本加成率对技术中心作用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有着正向的调节作用,而国有企业的成本加成率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但不应认为这是资源扭曲配置,形成这一所有制差异的原因在于国企承担了更多的战略性负担、社会性负担、以及未被观察到的生产效率变化的长期趋势;企业年龄存在对技术中心作用于企业生产效率的倒“U”型调节效应,即随着企业年龄增大,技术中心设立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越大,但当企业到达成熟期之后,这种正向影响随年龄增大而递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一是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政策今后要继续实施,并扩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范围,给更多企业以相应的政策优惠,以帮助更多企业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二是今后在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中,应该准确把握企业特征,让资源向提升作用更大的企业倾斜,使这一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政策的持续性,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基础的积累,以实现技术的“自增强”,达到生产效率的边际递增;四是应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比例。
其他文献
生物技术产业是21世纪极具商业价值和科学意义的产业,众多大型药企利用该技术产业成功进入了中国医药市场。随着中国新医疗体制的改革,医药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众多药企开始思考重新定位自己,优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以便在复杂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优势。本文以AV生物公司为案例,为解决AV生物公司目前的营销瓶颈: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市场影响力变弱、产品销售增长动力不足、产品销售下滑等问题,重新规划AV生物公司在中国市
论文首次提出“经典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概念,并加以论述。认为,当代中医正处在由“经典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转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好现代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用于锄草机上的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结构特别紧凑,宽度窄,结构及工艺异于常规冲压外圈轴承。针对这种情况,选择了保持架外露的结构形式,采用专用滚轮一次成形实现外圈卷边的工艺
交替传译是口译形式的一种,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增补是交替传译中频繁使用的一种变通策略,具有补充语义、优化语言结构等作用,目的是使目标语更加完整、准确。就本文而言,
语义分割任务作为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是帮助计算机理解世界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方法解决语义分割问题一般是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多利用低层特征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得
单体式架构应用在突发事件预警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中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本文引入了微服务架构设计开发该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微服务架构在复杂系统中相对于传统单体式架构的应
<正>陶行知 (1891~1946)中国近代教育家。原名文濬,又名知行。安徽歙县人。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入哥伦比
针对不同轴承数据特征选择困难和单个分类器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回归树(CART)的随机森林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算法。随机森林是包含了多
<正>阳江宣言金秋十月,我们聚首广东阳江,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化学灌浆论坛》,研究探讨了我国化学灌浆(以下简称化灌)发展的方向、化灌市场和化灌产业化等问题。化学灌浆是
会议
本文对盈余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分析,对近10年刊登在《会计研究》、《经济研究》、《审计研究》、《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五大权威期刊上,包含盈余质量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