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奥陶系顶面古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的剥蚀情况、层位在经历构造期之前的古构造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塔北地区尤为重要,计算各个期次剥蚀量对研究古构造、油气藏研究十分重要。古构造恢复技术一直困扰着地质学家,前人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本文大量学习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钻井、测井、基础地质资料为指导,综合地震资料,分析不整合面的展布特征,运用趋势厚度法对塔北奥陶系顶(T70不整合面)各个主要构造期的剥蚀量进行计算,再利用标志层—厚度分析法,恢复了T70不整合面在各个主要构造期的古构造特征,厘清塔北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建立起塔北地区的古构造演化模式。之后,总结了古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同时取得主要认识有:  (1)塔北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多发育为挤压、拉张、走滑、膏泥岩塑性流体等几类构造样式,断裂极其发育,主要发育北北东、北北西、近东西向三组断裂。阿瓦提坳陷的北斜坡主要发育“Y”型断裂,顺托果勒低隆主要发育“X”共轭断裂,库车坳陷主要发育花状断裂,这些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重要通道。  (2)塔北地区识别出T70不整合面,计算出目标层在各个构造期次对应的剥蚀量,并编制出相应剥蚀量分布图。加里东期,塔北地区遭受强烈剥蚀作用,剥蚀中心位于沙雅隆起,最大厚度可达1300m;海西早期,剥蚀量大的地区主要集中于T70尖灭线附近,塔河主体区剥蚀厚度为150~300m;海西晚期,剥蚀范围发育在TS2井西北部(S6),剥蚀最厚点向北发生迁移;印支—燕山期,剥蚀范围进一步减小,主要发育在阿北1井和TS2井西北部;喜山期,只在TS2井西北附近处在少量的剥蚀。  (3)加里东期,塔北隆起埋深在100~900m,两北地区埋深在500~1200m;海西期,阿克库勒凸起、沙雅隆起基本定型,与满加尔坳陷落差明显,整体表现为北高南低的特征,该时期有利于储集空间的形成;海西期对储集空间破会和新建作用;印支—燕山期,阿瓦提坳陷埋深为4500~7000m,顺托果勒坳陷埋藏深度为3500~5000m,阿克库勒、阿瓦提等凸起和坳陷等进一步定型和发展;喜山期,阿瓦提坳陷埋深5500~7500m,满加尔坳陷埋藏深度为5500~8500m,顺托果勒低隆埋藏深度为4500~5500m,塔北隆起埋藏深度为2500~4500m。多期构造运动共同作用形成了塔北地区现今的构造特征。
其他文献
多股螺旋弹簧简称多股簧。和单股弹簧相比,多股簧具有刚度强度好、吸振减振效果好等独特的优点,在汽车仪器仪表减振系统、武器发射复进系统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动力传动系统等多个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多股螺旋弹簧制造与检验工艺复杂,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制造成本相对较高,目前还主要用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场合。我国多股簧制造技术相对于国外目前还有些落后,且在多股簧制造过程中检测手段不成熟,所研制生产的多股簧无法
在汽车行业中,以汽车发动机气道为代表的复杂自由曲面管道类零件的设计一直是发动机产品开发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制约着发动机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是导致我国汽车行业发动机产品开发
苏里格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面积约4.1×104km2。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是内源沉积岩及岩溶作用改造的碳酸盐岩岩溶角砾岩组成,偶见凝灰岩和陆源碎屑岩。岩溶角砾岩分为裂缝角
梅子窝钨矿是粤北钨矿化集中区北东部的一个中型的、较为典型的“五层楼”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该矿浅部资源已消耗殆尽,属资源严重危机型矿山,如何寻找接替资源非常
风电技术日趋成熟,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热点。随着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急需能够完成施工的特种工程机械。目前国内外桩机主要用于陆地施工,缺少能够用于滩涂地区的特种桩
由于工程地震探测目的层较浅,工作条件和背景复杂,导致干扰严重,如何消除各种干扰信号,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是工程地震勘探所要解决的一项主要任务。随机噪声没有统一的规律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客户定制化服务;扩大顾客服务范围;全球化市场营销;实时性管理和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等。为迎接这些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