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壳聚糖(CS)及细菌纤维素(BC)存在溶解性差、粘度大的缺点,对CS和BS单独进行静电纺丝存在困难,本文分别对二者进行化学修饰,利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羧甲基化,以硫酸吡啶化合物对细菌纤维素进行硫酸酯化反应,获得溶解性良好的羧甲基壳聚糖和细菌纤维素硫酸酯,并在纺丝液中添加一定量的PVA以获得具有纳米纤维的仿生膜,并对壳聚糖-PVA、羧甲基壳聚糖-PVA及硫酸酯细菌纤维素-PVA三种仿生膜的表面微观结构、亲水性能、抗凝血性进行表征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壳聚糖溶解在1%冰醋酸,搅拌至溶解,加入一定量的PVA水溶液共混制备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PVA仿生膜,研究表明在纺丝条件为浓度0.075g/ml,电压39.9kv,间距20cm,溶剂比V(HAc):V(H2O):V(PVA)=3:8:1,NaCl0.1g时制备的样品CS-6具有均一、光滑、无珠纤维形貌,接触角值θ=43.7°,将样品CS-6与戊二醛进行蒸汽交联,接触角值θ=71.1°,样品亲水性能变差,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将交联之后的样品进行血小板粘附实验,通过SEM谱图观察发现,样品CS-6具有很好的抗凝血性。(2)相较于纯壳聚糖而言,羧甲基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减少纺丝过程中的阻碍。将一定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完全溶解在1%冰醋酸溶液,添加一定量的8%PVA水溶液搅拌均匀,准备制备仿生膜,在纺丝参数为羧甲基壳聚糖9.1g,浓度0.152g/ml,溶剂比为V (HAc): V (H2O):V (PvA)=1:4:1,特别是在电压25kv,间距23cm,NaCl0.2g时,获得具有纯纤维形貌的CMCS-9仿生膜,接触角θ=28.3°<65°,因此,样品CMCS-9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将样品与戊二醛蒸汽交联之后,接触角值θ=89.0°>65°,提高了样品的疏水性,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检测出纯纤维形貌的仿生膜具有最佳的抗凝血性。(3)BC难溶于一般溶剂,并且能溶解BC的溶剂具有很高的沸点,这给纺丝增添了难度,通过硫酸吡啶化合物对BC的修饰,合成细菌纤维素硫酸酯,改善了溶解性。将一定浓度的细菌纤维素硫酸酯水溶液与8%PVA水溶液共混制备仿生膜,在纺丝条件为硫酸酯细菌纤维素6.5g,浓度0.108g/ml,溶剂比V (H2O)V(PVA)=2:1,间距23cm,电压25kv, NaCl0.2g获得纯纤维形貌的仿生膜,接触角θ=27.5°样品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通过乙基纤维素与硫酸酯细菌纤维素-PVA双喷头纺丝,在纺丝条件为细菌纤维素硫酸酯浓度0.108g/ml,乙基纤维素0.05g/ml,溶剂比V(H2O):V(PvA)=2:1,接收板到针头端部的间距23cm,双喷头间距4.5cm,电压25kv,NaCl0.2g获得的纯纤维形貌的仿生膜,接触角θ=50.1°,通过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该样品具有很好的抗凝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