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采用不同的乙肝疫苗接种方案,研究外周血Th1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及毒性T淋巴细胞(CTL)占CD8~+T细胞百分比变化与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的相关性,探索提高接种成功率的新方法和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肝脏移植科长期随诊的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预先产生的编码随机分入如下两组:(1)快速组:第0、1、2、3个月各接种1剂40μg乙肝疫苗,第4、5、6个月各接种1剂20μg乙肝疫苗;(2)快速加强组:第0、1、2、3个月各接种1剂40μg乙肝疫苗,第4、5、6个月各接种1剂60μg乙肝疫苗。从注射第1针疫苗开始,每个月检测血清抗-HBs、谷丙转氨酶、血常规和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在试验之前和结束之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抗-HBs浓度、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采用贝克曼库尔特FC500流式细胞仪及相关试剂,测定Th1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比及CTL细胞占CD8~+T细胞百分比。疫苗接种开始阶段HBIg使用方法同试验前,若接种疫苗后血清抗-HBs滴度≥两倍基线值(血清抗-HBs谷值为60±10 U/L)则停用HBIg。停用HBIg后抗-HBs滴度仍≥60 U/L且持续时间≥3个月,则判定为乙肝疫苗接种成功。观察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相关指标的试验后数值减去试验前数值视为增幅。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22例,中途退出2例(快速组和快速加强组各1例,原因分别是对疫苗接种信心不足和旅居海外),有效样本量120例。快速加强组接种成功率显著大于快速组(?2=4.348,P=0.046),快速加强组抗-HBs增幅(U=143,P=0.011)、Th1细胞占比增幅(U=176,P=0.009)及CTL细胞占比增幅(U=139,P=0.013)均显著大于快速组。成功组Th1细胞占比增幅(U=192,P<0.001)和CTL细胞占比增幅(U=118,P=0.031)均显著大于非成功组。全组资料抗-HBs增幅61.4(42.5,94.2)与Th1细胞占比增幅7(2,11)呈正相关(r=0.695,P<0.001)而与CTL细胞占比增幅1(0,3)无相关性(r=0.150,P=0.099)。本研究120例受试者试验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和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等重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未发生排斥反应。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合理增加乙肝疫苗剂量可提高接种成功率,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上调Th1细胞表达、增强了机体免疫应答从而促进了抗-HBs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