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工艺美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经在国内外工业文化产业中形成一定规模空间,不管是国内具有较高传统工艺文化的手工业、制造业,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工业创新样式的包豪斯陶瓷美术设计,都是在工艺美术创作中具有较大发展的文化艺术产业。紫砂陶生产率先向“重归手工,找回人性”[1]的方向转化。我国紫砂行业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感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日用紫砂工艺美术作品将对国内外市场开发起到强化作用,同时在手工艺制作方面紫砂工艺的制作方式由以往的半手工模具方式转向全手工制作,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部分作品还应创新工艺品的制作方式。充分发挥工艺美术品的艺术性、审美观念性、视觉感受性等特征让其成为现代工艺美术紫砂艺术发展的主流,现今艺术市场对日常实用性的紫砂工艺品需求较多,为了更高效率生产研发日用紫砂工艺品还需各个紫砂工艺企业单位生产出多样式、多种审美风格、多批量的陶艺产品。所以,在工艺美术院校要重点培养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制作能力的提高,使传统工艺美术在继承和发展上结合高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紧密联系起来,让中国紫砂工艺走向世界。本文通过对陶瓷主产区陶都、陶都地区的陶瓷生产企业、陶瓷研究所、名人工作坊进行调查,陶瓷产品生产厂家中优秀专业技艺人才不是过剩而是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高职紫砂工艺院校和社会陶艺制作生产者,应该请教有高技能专业知识和制陶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教育,现如今,紫砂陶工艺发展的相关企业对传统工艺出生的专业制陶人,在工艺制作技术上有较高的要求,陶艺创新是陶瓷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具有较为熟练陶瓷工艺制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而且对懂艺术的创新型人才需求尤其迫切。为更好的适应紫砂工艺美术对工艺人才的需求,紫砂陶艺术设计专业在相关高职院校的紫砂陶专业课程上做出相关课程改革。为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艺人才”[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首先,美术专业的课程改革上,实行单元制的手工艺美术项目教学。意识就是把工艺美术课程的教学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由紫砂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专业教学项目过程中实现创作与学习双效结合的形式,从而促进紫砂陶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还应该多让学生参与到校外实践课程中,使高校学生在完成校内的基础理论文化知识和实训室制作工艺作品的基础上,在校外通过在相关博物馆、美术馆观赏到的手工艺美术作品或与相关工艺美术大师之间的探讨中总结经验。这种模式的教学能让高校学生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具备主动学习、创新作品、激发个人潜力的特点。其次,“单元制手工艺美术教学还改革了高校工艺美术固有的课堂形态,它以分项项目小组讨论及现场制作手工艺的模拟,更为清晰地演示紫砂陶工艺美术的专业知识技能,使高校课程模式增添了活力性。”[2]最后,单元制手工艺美术教学还改革了课程评价方式,以学生制作出相应的专业工艺美术作品,根据作品优劣来打分奖评,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高校应该注重紫砂陶工艺美术的基础文化理论教学,加强高校学生实训创作能力培养,在此专业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在紫砂陶工艺美术课程上的创新感悟,让其个性得到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