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扶贫效率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7n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国1986年开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不仅极大地缓解了农村贫困,有效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和谐发展,同时完成了由救济性扶贫转向开发性扶贫、由扶持贫困地区转向扶持贫困人口、由单纯经济扶贫转为全方位扶贫的模式转变。在取得举世公认成绩的同时,我国的扶贫模式、扶贫效率和扶贫战略等方面的问题也凸现出来。改进扶贫模式、提高扶贫资金效率、转变扶贫战略成为新世纪我国扶贫工作的现实选择。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共分为五章,约3万5千字。第一章为导言,主要交待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关于反贫困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关于反贫困干预的具体方式、关于扶贫资金的效率。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贫困的含义和相关指标,为以后的分析和讨论进行宏观的鉴定。在对贫困和反贫困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政府扶贫的迫切性、必然性和优势,以及我国扶贫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财政资金在扶贫工作中的介入和定位。第三章为过渡章节,主要介绍了扶贫资金的来源、运作及管理。通过对我国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的阶段性特征分析,进而归纳和总结出了我国扶贫资金的投入方式、专项扶贫资金的运作及管理。这对本文后面的分析有着铺垫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分类和投入形式,以及相对应的投放和管理体系,才对扶贫资金的效率产生了诸多影响,并以此有针对性的对目前扶贫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修补和改进。第四章是本篇文章的核心章节。本文在以上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我国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从微观层面上进一步明确我国现阶段的扶贫效率。对扶贫资金效率的研究,主要通过扶贫资金的制度效率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进行。经济效率的研究,则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完成。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计量回归进而从微观层面对我国的扶贫效率进行界定,并以此为基础,说明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何种扶贫资金在何种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上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扶贫资金效率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了扶贫资金可能产生的“福利依赖性”。针对扶贫资金的漏出和效率损失,文章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财政扶贫资金的效率。在发达国家,扶贫依靠国家雄厚的财力,强调要素(尤其是投资)的拉动作用,而发展中国家强调的是政策的拉动效应。因此,通过对我国目前的扶贫政策、扶贫方式、扶贫资金的筹措、发放、运作以及目标选择等问题的研究,运用计量方法对财政扶贫投入的效率进行分析,据此而得出改进的措施,能够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的开发式扶贫建设,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二、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对于扶贫工作的绩效问题,许多文章都长篇累牍的进行了分析和评判,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扶贫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大部分文章都是从宏观着眼,从方针政策着手,而对于很多微观层面的东西却分析较少。当然,在此文章之前,相信已经有很多文章从微观方面对我国的扶贫效率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但是,在实际的分析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样本数据,不同的指标参数,甚至不同的统计软件,所以计量分析难免出现差异化,回归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化,才为我们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因此,通过选取不同的样本和参数进行分析,也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第二、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扶贫资金的效率。本文不仅对政府扶贫的制度效率进行了分析,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分别对我国现阶段扶贫的资金效率进行了计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的文章,本文较为突出地分析了我国不同的扶贫资金,以及不同的投向对提高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以及由此进行宏观判断,以期通过改进资金的投入方式和投向来提高我国的扶贫效率,是本文的重要特点之一。第三、对福利依赖性的论述和分析。在以往的相关论著和文章中,讨论更多的就是怎样进行扶贫,强调了扶贫投入对于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性,而对于扶贫投入和劳动逆反的情况却研究较少。相对我国目前的扶贫开发以及相关的理论政策,国外的扶贫和福利政策有着较为明显的合理性和前瞻性。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阶段,过分强调扶贫投入,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一是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它对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的劳动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使社会可能出现一个依靠政府援助的阶层;二是由于财力的匮乏和投入的有限,加之实行最低生活标准,所以扶贫投资和福利补助近年来增长很快,给国家财政造成了很大负担。因此,一套好的扶贫计划和福利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在提供福利补助的同时,又能调动受益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开发式扶贫方式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分析和评述。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现阶段的扶贫模式和扶贫效率有了宏观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改进思路。同时,本研究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构建和改进自身的扶贫模式提供现实参考的同时,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应用价值的选择。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一致强调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性,提出要融入乡土资源进行实践力培养。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了对乡土资源、地理实践力的研究,但是对于二者结合的研究较少。而基于乡土资源培养初中生地理实践力,不仅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全面进步,而且对于教学改革和教育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了相关概念与研究
"异常诞生"作为核心母题的故事类型群,它具有在全世界诸多民族中普遍传承的特点。西藏"异常诞生"母题的故事,包括无生物界的岩石、生物界的动植物、三界诸神以及人与动物交合
错误分析是识别学习者所犯语言错误的分析工具。错误分析通过让学习者新的语言现象做出反馈,对二语习得过程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从而极大改变了第二语言教学现状。然而长期以来错
英国作家毛姆在文学史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作家,一方面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读者,另一方面却又为文学史所忽视,评论界普遍认为毛姆是个二流作家,因为他一味迎合大众,追求
教学组织管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在华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对在华斯里兰卡学生汉语课堂组织管理的研究不仅仅包括对教
在国内文学研究和评论界,对华人新移民的指称有共同的认定,即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由中国大陆移居到其他国家、目前已加入所在国国籍的人群。近年
地理信息系(GIS)能够按照空间位置和时间管理历史地理资料,并制作专题地图,帮助学者进行历史学研究。尝试以著名历史地理文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为例,以历史行政区
在RFID系统中,主要的问题来自于标签碰撞。针对目前传统算法中存在的延迟时间长、通信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多时隙树的RFID防碰撞算法。在算法中阅读器根据译码结果发送查询
经过近二年的实验研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决定从1996年1月的四级考试开始,正式采用新的题型。作为新题型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英译汉。具体说来就是从阅读理解部
论文《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以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1723-1850)一百二十余年间人物画中表现的文士题材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当时文化背景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