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日嘎布桑曲河谷冰川演化历史研究 ——基于~(10)Be和~(26)Al暴露测年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98162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除两极外冰川最发育的地区,青藏高原和周围山地的冰川历史数十年来一直是第四纪科学研究的重点,大量研究调查了过去冰川的范围、时间和气候影响。研究青藏高原的第四纪冰川,不仅具有认知晚近地质历史的科学意义,也为预知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背景坐标。位于藏东南岗日嘎布山极少有末次冰期以来的宇生核素暴露定年报道,本文第一次在岗日嘎布桑曲河谷开展古冰川遗迹的暴露定年研究,是对藏东南冰期序列及演化历史的重要补充。本文利用核素对10Be和26Al对桑曲河谷玉东曲冰川沟口的4道冰碛垄(M1-M4)进行采样并测定核素浓度,利用核素对衰减模型(26Al/10Be-10Be浓度图)对样品浓度数据进行筛选并定年,最后对藏东南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冰进模式和环境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结论有:1)暴露年龄分别为:M1的10Be年龄为17.31±0.64ka BP,M2为18.20±0.50ka BP,M3为18.02±0.40ka BP;M1的26Al年龄为15.42±0.27ka BP,M2为16.80±0.15ka BP,M3为17.22±0.21ka BP。M4未给定年龄。2)对藏东南雅鲁藏布中下游5处古冰川暴露年龄的分布统计得出末次冰盛期以来藏东南冰期模式可大致分为6期,即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晚冰期(Late glacial,LG)或Heirich event 1(H1)、Younger Dryas(YD)、早中全新世、新冰期(Neoglaciation,NG)和小冰期(Little Ice Age,LIA),不同地点和地形条件下出现6次冰期中若干冰期的不同组合,玉东曲古冰川对应于LG或H1冷期的冰进。3)综合侧碛垄最大高度法求得的冰川平衡线高程(Equilibrium-Line Altitudes,ELA)和前人的估算结果,桑曲河谷晚冰期ELA下降~600-1000m。对比发现,藏东南由南至北,冰川对降水的敏感性是降低的。4)古气候记录显示LG藏东南普遍处于冷干的气候环境,印度夏季风减弱,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处在逐渐上升期,冰川融水增多,短暂的气温骤降或融冰吸热可能是冰川扩大的主要原因。并且,在LGM-LG或H1期间经历的较低温度很可能通过减少消融抵消了降水减少的影响,造成了冰川质量平衡正增和冰川膨胀,从而导致了这个阶段大量的冰进,产生了许多冰碛垄。进入B(?)lling-Aller(?)d(BA)暖期之后,印度夏季风大幅度加强,虽然又经历了YD冷期,但是冰川再未达到LG的规模。
其他文献
1 本文首先从一般并行计算理论出发,结合大气科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出一套对数值模式适用的并行化编程方案,并且提出了并行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利用文中提到的方案,可以帮助并行计算的模式编程人员快速的完成串行数值模式的并行编程。最后以一个串行的大气环流模式SAMIL并行化编程作为实例,列出了大气环流模式SAMIL进行并行化的详细步骤,对其并行计算过程和并行计算效率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虽然本文使用大
目的 探讨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科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组27例,采用单纯心包片修补穿孔,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81±6.81)岁。改良组15例,采用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修补穿孔,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6
目前全球大气环流模式(AGCM)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简称ISO)的模拟还不理想。如何能在AGCM中再现真实的热带大气ISO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针对热带ISO这样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对AGCM的评价不但对于加深我们对热带大气ISO的理解,而且对于改进气候模式的性能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基于观测资料和不同AGCM模拟
男性气质,原属社会学范畴,是性别文化中男性研究的核心,且学者们着重考察其建构方式。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性别分析与媒介文化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不胜枚举,早前立足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颇丰,之后为不改性别平等的初衷,原本被忽略的男性气质研究被放置到了重要位置。一直以来,我国有关男性气质的研究基本以影视传播媒介中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为文本,建树颇丰。但是,对媒介传播“中间人”的主持人的男性气质相关研究却寥寥无
烯丙基是能够进行各种合成官能团转化的重要基团,在有机反应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反应中,叔胺的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是制备烯丙胺的特别有用且具有挑战性的反应,该胺通常用作合成药物和天然产物的中间体。尽管叔胺的α-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目前N-芳基叔胺α-烯丙基化反应主要是依赖于氧化剂的使用,以及光敏剂与过渡金属协同催化体系。这些体系都存在着价格昂贵、条件苛刻、金属残留等问题,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承载形式,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习总书记多次作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将知识产权国家战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外观设计专利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蕴含了巨大的价值。利用深度学习算法高效地挖掘和利用外观专利数据可有效地促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创新。洛迦诺分类法是国际通用的外观专利分类标准,但洛迦诺分类标准存在类别边界模糊、不支持图像分类等问题,即使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等先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最连续的塬面,素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近5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变化和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董志塬土地利用/覆被发现了显著改变。近20年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对塬面沟道的侵蚀扩张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学统计和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1975-2015年董志塬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1964-2017年西峰城区扩张对沟道侵蚀演变的影响,试图揭
"美"是艺术的范畴,"善"是道德的标准,"美善合一"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理念。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审美倾向的产物,它不但营造了"美"的形式,更蕴含着"善"的内涵,符合中国美学中"美善合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