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干扰效应与额外信息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觉干扰效应是指更残缺刺激的呈现使部分残缺的同一刺激的识别发生困难。已有研究表明,初始点、终止水平、注视时间、学习方式、策略使用、个体差异、空白间隔和呈现顺序均会影响知觉干扰效应的产生。目前,错误假设说、竞争激活模型、失匹配假说和特征调节搜索模型是解释知觉干扰效应较有影响的四种理论。然而并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和预测该效应的发生。理论解释的不一致源于错误假设的影响尚无定论。知觉干扰效应的产生与横向竞争无关的结论能否推论到音乐刺激以外的实验材料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知觉干扰效应四种主要的理论解释的主张各有不同,但是均强调更残缺的初始呈现在知觉干扰效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知觉干扰效应的形成是源于更残缺的初始呈现,还是递进呈现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识别信息,仍有待专门的实验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对额外信息的呈现位置、呈现类型、呈现时间以及线索步数的研究,结果发现: (1)模糊汉字的识别存在明显的知觉干扰效应; (2)额外信息的呈现位置显著影响了知觉干扰效应的产生,呈现位置在递进序列中由前到后的变化引起知觉干扰效应由无到有的变化; (3)初始呈现与终止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递进序列的线索步数越多,知觉干扰效应越大; (4)尽管额外信息的呈现类型不同,但是较清晰图片的出现均显著改善了被试在递进条件下的识别,知觉干扰效应消失; (5)当额外信息的呈现时间大于0.5秒,被试的识别不存在知觉干扰效应; (6)知觉干扰效应的形成可能主要源于递进呈现过程中未能提供足够的识别信息,而非单纯的更模糊图片的出现。因此实验不支持错误假设说、竞争激活模型和失匹配假说对该效应的理论解释; (7)视觉领域知觉干扰效应的形成似乎与横向竞争无关。
其他文献
2006年,山东省胶州市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全国首批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试点单位,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精心安排,全面部署,圆满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任务,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学生的党建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着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矛
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总是让海内外的花客们不远万里奔赴欣赏。洛阳的水土最适宜牡丹生长,生在江南的我实在难睹牡丹的芳容。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阿姨从外地出差后带给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自卑心理是个体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都十分低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尤为常见。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业,也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面部表情识别是通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写给母亲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写给恋人的;“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是思念亲人的……翻开历史的史诗,我找不到一首描
不知不觉中,伴着落Ⅱ十,那秋已深。望着在云霭中行走的月牙儿,如钩。那忧伤的秋思,随着浩荡的秋风,像梦呓般掠过已渐渐空了的枝头。今夜,注定要让心痛折磨。那轮圆月哪里去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