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言学生学习英语歌曲时重音指派错误的优选论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二语习得者来说,超音段音位的学习是对他们的巨大挑战。重音作为一个重要的超音段特征在英语语音系统中发挥着核心作用。Prieto,Santeru和Hirschberg指出,重音分配是否合理对于话语的自然性及语义理解有着重要影响。以重音计时的英语和以音节计时的汉语在句重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少中国英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外国腔”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句重音指派有关系。目前国内外针对句子重音习得的实证研究甚少,现存的重音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研究聚焦二语习得领域,一是基于对比分析理论假说对母语与目标语的音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预测二语习得者可能出现的迁移错误,二是基于中介语理论假说对二语习得者重音习得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进行表征。第二类是语音层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知觉性和产出性语音实验对声学特征进行基本的描述。第三类是音系学领域的研究,其中乔姆斯基和哈勒的英语语音模式研究是对英语重音规则最早的系统的线性理论研究,另外则是以韵律音系学为理论支撑的非线性研究。以上所述对二语习得者重音的研究多为理论性的或仅仅停留在语音描述的层面,对中国英语学习中句子重音习得的针对性研究甚少,特别是英语歌曲句重音的分布,而且缺乏对支配该习得过程的内在机制的探讨。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语音实验获得与句重音相关的语音特征信息并以优选论为理论基础对吴语方言区英语学习者歌曲句重音的指派错误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优选论是非线性音系学领域内新兴的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其核心主张是,语言的不同在于具有普遍性的制约条件的不同的等级排列,学习者习得一门新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这些制约条件的重新排列过程。基于此理论核心,作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首先利用Praat软件对收集到的录音进行语音分析,进而解析吴方言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该研究所涉及的六个制约条件的不同等级排列,以探究OT理论支撑下影响吴方言学生歌曲句子重音习得的内在机制。该研究致力于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吴方言学生所产出的英语歌曲句重音呈现出哪些声学特征?(2)哪些制约条件可以用于解释吴方言学生英语歌曲句重音的错误指派?这些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是怎样的?(3)吴方言学生在学习英语歌曲重音的过程中是否经历了制约条件的重新排列?如果有,它遵循什么样的模式?研究发现:(1)吴方言学生所产出的歌曲句重音在音高、音长和音强三个声学特征方面有别于英语本族语者,从而导致“外国腔”的出现。(2)该研究涉及六个制约条件,他们的排列顺序*CLASH>>DEP-IO(P)>>NOP(OI)>>MAX-IO(P)>>ALIGN-IP-R>>ALIGN-IP-L可用来解释吴方言学生学习英语歌曲时的句重音的错误指派。(3)吴方言学生在学习英语歌曲过程中,制约条件经历了重新排列并遵循一定的移动路径。它们的移动路径体现为两种模式:第一,制约条件NOP(OI),DEP-IO(P)和*CLASH呈现出降级排列,并且他们降级的程度依次递增;第二,制约条件MAX-IO(P)呈现出升级排列。本研究是优选论框架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歌曲重音学习的一次较为深入的探索,对二语习得领域中相关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启发,同时为中国的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实际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流火的丝路古老、悠长、悦耳的驼铃声穿越岁月的山丘,在冥冥中飘来……2100年的历史空间.曾记否,狼烟弥漫,兵戈相击?曾记否,车辇迤逦,驼铃声咽?
期刊
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往往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深刻反映社会生活。随着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外国小说也开
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翻译项目的原文为英国利兹大学的艾莎·沃克(Aisha Walker)与古德斯·怀特(Goodith White)合著的《技术促进型语言学习:理论联系实践》(Technology
在建设项目施工前需要对项目建设场地进行全面勘察,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环境等进行充分了解,根据勘察的结果来对建筑基础选型,建筑工程勘察工作在建
词典作为一种学习辅助工具,它能为语言学习者快速、简洁地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综合性语文词典,尤其是为外语学习者量身定制的综合性语文词典,能极大地辅助学习者对一种语言
<正>冠县水利机构现状冠县灌排工程管理处系水管单位,现辖九处泵站,在编职工162人,无编制人员37人。现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人,中级14人,初级77人。只有90名职工由县财政拨付8
口译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口译过程中,既需要言内知识(双语能力、口译技巧),也需要口译员积极调动自己的言外知识,这里的言外知识既包括口译员平时所积累的基本知识,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