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控是许多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所关心的问题。如何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控优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的内容可以分为结构研究和总量研究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产业经济学和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讨论了产业结构确定的方法。第二部分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河南省2000至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做了预测。 本文首先结合一定的指标对河南省近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总体性考察,并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建立了总产出增加量的分解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利用河南省1992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资料对32个部门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河南省主导产业。最后,在讨论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模型,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若干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对1987~1997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的纵向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重视:1.第一产业的投资比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2.第三产业在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总产出比重却无太大变化,甚至有所下降。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比较低,有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3.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协调程度正在逐渐好转, 而第三产业的协调性自1992年以后有所下降。4.从全国来看,河南省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较 好。 二.通过对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的横向对比分析,我们认为河 南省目前的产业结构高度、产业结构效益与沿海发达省份尚有一定的 差距,而且由于河南省所处的中部地区目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盲点” 和倾斜政策遗忘的“角落”,因此要想在短仙内缩短差距困难很人。 难以适应ZI世纪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 级。未来河南省的主导产业应当 三.通过对1992年和199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分析研究,确定了 未来可以作为河南省主导产业的候选产业部门为:农业、金属矿采选 业、食品制造与加丁业、化学工业、机械-门k、纺织业、电力及蒸汽 热水生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通讯设 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货运邮电业。 四.2000年到 20 0年间,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出现一个“次高 增长”阶段。2000至20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7.89%,其中2002-2006 年的年增长率将超过8%,200720!0年的增长率会有所下降。这一时 期里,出现 10%以上的高增长率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将产业结构的预测和经济总量的预测结合了 起来,涵盖了经济预测工作中质与量的方面。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 能够对区域经济形势的发展有一个更为清楚的把握。 二.建立了区域经济总产出增长的分解棚Q,将引起总产出增长的因 素划分为需求变动因素、价格变动因素、结构变动因素和技术进步因 5“ 素。利用河南省 1992和 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做了实证分析。 三.利用BP网络算法,构造了一个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河南省 经济增长的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