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SO-BP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多益处,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网络安全问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信息技术受到严重威胁,然而传统的网络安全技术的防御功能大都是被动的,难以抵挡技术多变的网络进攻,具备主动防御功能的入侵检测系统(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IDS)是目前网络安全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检测率低、检测方法单一等问题,很难在实际应用中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对入侵检测系统展开了研究,旨在改善系统检测性能,这对于防护网络安全都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本文依据当前入侵检测的研究方向,引入具备自学习、联想记忆等功能的神经网络与入侵检测系统结合。由于本文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率展开,因此选取模式分类效果明显的BP(Back Propagation,BP)网络算法。  其次,分析了BP算法存在的缺陷,即收敛速度缓慢、易限于局部极值,这会制约算法的检测效果。为此,选择全局寻优能力较好、参数较少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解决上述问题。为了更加增强PSO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文章提出一个新的算法——IPSO(Improved PSO,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主要是将标准粒子群算法(Adaptive PSO,APSO)中的线性惯性权重改为非线性,从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加快,同时改进速度公式,让粒子始终向着最优解的方向移动。将IPSO算法与BP算法融合,实现对BP算法权值和阈值的优化,通过对比实验表明,IPSO-BP算法的模式分类效果较好。  最后,为了检验各算法应用于IDS中的测试性能,利用KDD CUP99数据集中的部分数据及一些网络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首先确定了本次实验的隐含层节点数,并针对KDD CUP99中的四种攻击类型做检测实验,分析对比实验结果,得出IPSO-BP算法的训练速度快,而且对每种异常类型的检测率和误报率都要优于BP算法和APSO-BP算法,从而证明基于IPSO-BP算法的入侵检测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入侵检测效率。所以,将IPSO-BP算法应用于IDS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对煤炭市场的重视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炭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运销工作对煤炭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在长期的工作中,集团煤矿
随机共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非线性弱信号检测方法,它可利用噪声来增强有用信号,达到检测弱信号的目的。本文重点研究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强噪声背景下非周期信号检测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异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交互的方法,分别制定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的映射规则RXI (Relation XML Intera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正在日益广泛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慢慢改变着社会的行为和面貌。但是,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入侵防
随着P2P实时流媒体在网络上的流行,在ISP主干链路的流量中,P2P实时流媒体应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尽管ISP通过部署缓存设备的方法有效缓解了Web和VOD流媒体所产生的流量压力,
拟插值作为一种逼近方法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数据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尤其在逆向工程领域,它能够直接拟合散乱数据点而不需要所有插值点都落在目标曲线或曲面上,在处理
目前,随着多核处理器的迅速发展,单核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尤其是由多个多核处理器组成的多处理器系统,更是为应用软件性能改善提供了硬件基础。然而我们的软件却大多停留在单核时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兴起,社会各行各业正在发生创新性变革,其中“互联网+教育”新形态对传统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教学活动围绕互联网平台展开,这种方式极大地拓展了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在不断发展。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我国的相关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虽然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一定程
传统的分类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标记样本进行学习,以预测未来样本的标记。然而在实际的分类应用中,比如图像分析、网页分类、蛋白质结构预测等,标记样本往往数量比较少,获取成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