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代高等教育逐步从社会的边缘成为了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所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等功能,都反映出其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责任。而随着高校自主权的逐步下放,高校自主管理高校事务过程中,各类腐败、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使得其社会声誉贬损,如何对高校所承担的公共权力进行有效监督与制约成为高校治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2010年,中共中央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1),引入高等教育问责制,是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家陆续出台的各类试图规制高校办学规范的政策常被悬置,而相应的措施成效也不尽如人意。而十八大以后,高校巡视工作的开展,其针对高校党委,指向明确,并督促高校迅速反应及时整改的模式,能对高校起到及时、权威、全面的问责效用,能有力的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的提升,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巡视问责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国内外对高校问责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但是对于中国特色巡视制度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当前高校问责及巡视制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辨析高校巡视问责这一核心概念,其次,通过对地方公办高校巡视文本的分析了解高校巡视开展的现状及重点内容,并认为巡视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进行了全方面的审查,实际上起到了高校问责的作用,再次,对被巡视高校进行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的调研,具体探析高校巡视问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其中包括通过问卷了解高校内部群体对于高校巡视的了解程度及对巡视问责的认可程度,通过访谈了解高校巡视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通过对美国公办高校问责制的分析与解读,在基于本国国情及高校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美国高校问责制的特点及方式方法有所借鉴。最后,为完善地方公办高校巡视问责制提出相应的创新路径和行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