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银行营销战略的比较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对外资全面开放,这无疑使原来中国银行业由中资银行垄断的局面被打破,外资银行也加入到激烈的竞争当中。在这场硝烟弥漫的中外资银行大战中,中外资银行各自占有优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劣势,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营销战略运用的成功与否,正是这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   本文先对银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认为中国银行业发展总体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可观,无论中资还是外资银行均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随后对中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明确双方目前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就双方的营销战略进行讨论作出铺垫。而后再从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营销组合几个方面深入对中外资银行的营销战略进行比较和分析。   经过分析研究,中外资银行的营销特点总体比较明确,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不仅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营销方法。在有限的网点和进入新市场的情况下,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外资银行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合理的市场定位策略,并利用金融创新,优质的服务,灵活的定价策略,积极利用网点以外的营销渠道,以及整合式的营销传播策略,在中国市场赢得一席之地,并为今后的扩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资银行在国内市场的长期耕耘中积累起了庞大的网点规模和长期的客户关系优势。各家中资银行,在竞争当中逐步认识到细分市场的重要性,并且也积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拓展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但在目标市场上的差异化营销方面做得还不够,市场定位方面仍然不够清晰,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学习的过程中,中资银行在营销战略方面进展迅速,但在在产品创新,服务营销,定价策略,拓展营销渠道策略及宣传促销方面还有较多不足之处,还要多下苦功,将会有更多机会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虽然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业打开国门,对中资银行而言是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中资银行若能够正确看待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既不能盲目自大,更不能妄自菲薄,要善于学习,勇于拼搏,与外资银行是竞争对手,也应该重视合作与学习的机会,必然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其他文献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袭来,使得全球的钢铁市场需求下降,严重削减了钢铁企业的利润,从大型钢铁企业到
学位
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能够赢利并且需要多盈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险行业作为一个金融行业,处于上升趋势,保险公司的赢利状况都受到很大的关注。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中越
学位
本文从旅游感知形象角度出发,基于旅游凝视、旅游符号学以及霍夫斯泰德文化理论为基础,立足游客上传到网络上的摄影照片,根据照片的内容、摄影的技巧,并探析游客的拍摄心理,尝试采
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银行业逐步向外资银行放开,内外部压力迫使农商行需要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运作。因此,各种优秀的人才资源无疑是农商行实现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目标的最根本保证,然而,由于存在制度和体制上的缺陷,农商行员工离职现象越来越普遍,离职率不断攀升,已严重影响了农商行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步伐,如何有效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是农商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期刊
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而高新技术业的风险投资意义的重要性则更为显著,高新技术产业是以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