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胆红素、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血清胆红素、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在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住院的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1±8.83岁,健康对照100例,来自我院查体中心,男48例,女52例,年龄41~74岁,平均62±9.15岁。无症状性脑梗塞组入选标准:入选均经头部MRI证实有梗死灶,无论有无脑梗塞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没有与病灶相符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组排除标准:①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②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血管栓塞性疾病;③甲亢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④近期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服用雌激素及2周内有外科手术或外伤病史。健康对照组入选标准:均经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健康对照组排除标准:同无症状性脑梗塞组排除标准。检测方法及资料收集抽取无症状性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5ml,应用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t-HCY),空腹血糖(FBG)水平。详细询问每位患者的病史,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其年龄大小、性别、血压情况、血糖情况、吸烟、饮酒嗜好、近期是否认服用一些药物情况以及既往疾病情况等。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t检验适用于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适用计数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这几个指标是否有相关性,这几种检验方法,均取P<0.05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症状性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嗜好、血压、FBG、TG、HDL-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的胆红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以胆红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这些有明显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胆红素、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无症状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胆红素是评估无症状性脑梗塞患者发病风险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在血清胆红素较低的人群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病率较高,早期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对评估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病风险是有意义的,低胆红素血症、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