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河北省人口达到6809万人,是全国人口的5.24%,同时,河北省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8768.79亿元,是全国6.41%,2005年,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0116.6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8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0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81.6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7%。在此基础上,2006年初,河北省政府编制《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它以构建“和谐河北”为目标主要阐明2006-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因为河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强省,评估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定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人口于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监控是河北省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在深入探讨人口与经济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1991年到2004年的时序资料和2004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截面资料,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实证的分析了河北省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利用,北京、天津、河北省三省市的劳动力流动数据分析了经济对人口的影响作用。利用就业弹性均衡系数以及弹性系数分析了河北省1991年到2004年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河北省的人口与经济发展还是较为协调的。 在借鉴其他人口与经济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本文确定了一个包括36个指标在内的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但由于统计资料的欠缺,分析时只使用了15个指标。选取了1991年到2004年的河北省的数据作为该系统的样本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两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利用综合发展水平建立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人口与经济协调系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系数以及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等来分析评价河北省人口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性。 最后根据前文的结果,提出了河北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人口建议和经济建议,主要在人口方面提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经济方面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老年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