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作为建筑实质的空间是人们建筑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空间不仅简单的作为实体的围合,更是人们生活模式的反映,它的存在不仅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更容纳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和心理感受,空间的发展承载了建筑的发展历史,更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见证。中国有几千年的延绵不断的历史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和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不仅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建筑结构体系,更是形成一套寓中国文化、家族历史、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体系,在空间营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设计语言。民居是中国建筑的最小单元,但它是所有建筑设计的渊源,尤其是空间设计方法和理性的组合秩序为所有建筑空间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民居空间,尤其是传统民居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发掘民居建筑空间设计的实质,为今后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参考意义。本文研究选取了北方地区典型的、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牟氏庄园为代表,它在地理位置上受到齐鲁文化和胶东文化的影响,在理论上受到儒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文以中国传统空间构成的理论要素、功能要素、心理要素、手法要素等为基础,从整体空间、情感空间和适宜空间等层面诠释这座建筑群,希望通过对它地域空间特色的分析,不仅对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而且能对我们探索如何将传统空间设计的优秀品质更好的利用到现代建筑空间设计,进而将其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