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秋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战地记者,与范长江并称为“两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他作为《大公报》特派记者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新闻活动,参加了南口、雁门关、平型关、潼关等战役及山西战场的采访报道,赴延安采访时,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孟秋江先后发表了《退守雁门关》、《大战平型关》、《全面游击战中的山西》、《烽火潼关》等战地名篇,以内容高度真实、语言生动细腻、感情饱满深刻而名播一时,蜚声新闻界。他组织和领导“国际新闻社”和“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工作,在新闻理论上颇有建树,对中国报纸的发展和新闻记者态度有其独特的、充满时代性的思考。孟秋江积极拥护党的主张,热情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新闻战线上为各界爱国人士做了大量工作。结合内容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本文系统分析了孟秋江战地通讯报道内容的分类及其报道倾向、语言及表达方式、叙事及其特征,以对其文章进行深刻解读。此外,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孟秋江与抗战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记者的异同,从党派倾向、行文特点等角度出发,力求更加客观、更加立体地呈现出完整的孟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