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

被引量 : 5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实施是联接课程设计与制度化的桥梁,是将课程理论转化为课程实践的活动,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新课程付诸实践的关键所在,最终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程度。众多因素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但教师阻抗是影响、制约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分析和研究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阻抗情况,对于了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问题,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梳理了中外课程实施的研究文献,回顾了课程实施研究的缘起与发展、课程实施取向、课程实施的模式和策略、阻抗的涵义以及引起教师阻抗的因素。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知识、教师信念、教师认同和学校文化等因素对于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阐述。结合新课程实践设计了新课程实施程度、教师阻抗、教师知识、教师信念、教师认同和学校文化等六个分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以了解当前新课程实施状况和教师阻抗情况以及教师知识、教师信念、教师认同和学校文化的现状。分析和研究了影响因素与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程度之间的关系,为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建议和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实施新课程的小学、初中的教师和校长。为了保证调查对象在地区、性别、年龄、教龄、职务、职称、受教育层次、学校类别、学校层次和学校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我们采用随机整群取样的方法在河南、山西、甘肃和内蒙古等四个省份对1300名教师和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两位小学教师和两位初中教师以及一位教研员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的总体态度处于支持和观望之间,教师对新课程有一定的阻抗作用,部分教师或学校处于观望阶段。比较而言,教师对新课程态度比较积极,近70%的教师支持新课程;教师的行为表现相对落后,只有60%左右的教师真正实施新课程。2.当前实现了新课程理想目标的三分之二,新课程实施程度有待提高。突出的问题是,部分(三分之二)学校没有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师的共同学习、备课的氛围没有形成,学生小组学习和专题讨论没有普遍实行,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同时,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程度明显低于城镇学校;小学新课程实施程度好于初中。3.在分析和研究的四个因素中,教师认同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位于首位;就教师认同本身来说,与教师自身利益联系密切的因素,如课程改革的成本效益、课程本身的实用性、关心事项等对教师阻抗影响显著;而影响课程实施程度的因素则是内外因素的结合,其中学校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关心事项、课程本身的实用性,而校外支持和成本效益对课程实施程度的影响较小。然而学校支持、校外支持、课程实用性、关心事项、成本效益等五个因素目前只达到了理想目标的65%、53%、62.5%、61.8%和68.25%,因此,校内外支持不足、课程实用性较差、教师付出过多等成为导致教师阻抗,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4.在分析和研究的四个因素中,教师知识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位于第二位;就教师知识的影响来说,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程度有显著性影响。而教师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目前只达到了理想目标的70.0%、64.2%和75.5%,因此,教师知识相对不足成为导致教师阻抗,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5.在分析和研究四个因素中,学校文化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位于第三位;就学校文化对教师阻抗的影响程度而言,居于第一的是专业价值观,第二的是投入改革和专业协作,第三的是校长领导和专业自信;就学校文化对新课程实施程度而言,居于第一的是投入改革,居于第二的是学校愿景,居于第三的是专业协作和专业价值观。而投入改革、专业协作、专业价值观和学校愿景目前只达到了理想目标的62.5%、70.5%、70.5%和57.75%,因此,学校改革投入不足、缺乏共同愿景和专业协作是导致教师阻抗,制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6.在分析和研究四个因素中,教师信念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位于第四位;就教师信念对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而言,教师对于学生的管教持怎样的观点,对课程与教学计划如何认识,是影响教师阻抗和新课程实施主要因素。而部分教师仍秉持“课堂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同时,不同地区、学校、性别、年龄、教龄、职称、职务的教师在阻抗程度、新课程实施程度、知识、认同、信念和学校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还就如何降低教师阻抗、提高新课程实施程度提出了建议,具体包括: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坚定不移的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加强舆论宣传,动员社会参与,构建有利于新课程推行的支持系统;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力度,确保三级课程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尤其是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提高,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做好与新课程同步的高考制度改革,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加强对新课程实用性的分析研究;关注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投入与回报问题,调动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积极性;校长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切实成为课程改革的促进者和实施者;重建新课程需要并追求的学校文化。
其他文献
建设用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城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建设用地正处于由粗放利用
综观近年各地高考化学试卷,就会发现试题都彰显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察,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如能充分利用历年的高考题,使其“朝花夕拾,再放异彩”
迄今为止的许多研究都发现了顾客忠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对房地产行业同样如此。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竞争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近10年的持续繁荣过后,房地产业在2008年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肩负着培养和教育青年的历史重任。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是共青团的基层组织之一,是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它在引导中等职业学校
中学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是运动能力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营养膳食习惯将为提供良好的运动能力与身体成长提供靳质保诬,教练觅篮球训练中不仅仅要关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
我国现阶段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加强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和预防成为必要。本文从犯罪学角度对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加以研究,分析我
近几年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交往大大跨越地域限制,社会成员流动性不断增强,外来人口犯罪人数不断增加。人民法院在案件数量翻番、审判人员几乎没有变化的情
在微电子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越来越多的元器件需要在尺度为微米、亚微米级的数量级上进行精密或超精密加工。上述加工过程对环境振动极为敏感。为了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必须
三维曲面重构是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成果在工业制造、医疗、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联机构以其自身的多项优点,近年来倍受关注。将并联机构与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在犯罪类型、犯罪故意、犯罪目的、犯罪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是,站在罪名之外看待两者,其区别亦很明显:犯罪主体上,前者是特殊主体,而后者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