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大豆带状套作中,大豆、玉米地上部分与根系生长环境均较单作发生较大变化。本试验在2.0 m带宽下,设置不同玉米行距与玉豆间距配置,大豆冠层遮荫程度不同,玉米根系与叶片生长空间发生变化,研究了大豆与玉米根系与地上部生物量积累、根系形态生长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积累、转运能力对不同套作环境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玉米行距增加,玉米大豆间距缩小,套作大豆冠层遮荫程度逐渐加重。套作中大豆地上部生物量、根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中N、P、K积累量、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伤流中硝态氮(NO3-)、铵态氮(NH4+)、P、K、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减小,且遮荫程度愈大,降低幅度愈大。回归分析显示,各处理大豆地上部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性状均随玉豆间距缩小呈“慢-快-慢”下降趋势,间距0.6 m-0.7 m(玉米行距0.2 m-0.4 m)时,地上部、根系生物量与根系形态性状较单作降低幅度较小;间距小于0.6 m时,不利于大豆地上部生物量、根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生长,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根系中N、P、K积累量,伤流强度以及伤流中N03-、NH4+、P、K、可溶性糖含量均大幅下降,根系吸收、积累及向地上部转运养分能力显著降低,进一步限制地上部及整个植株生长,表现为对套作遮荫环境的不适应。2.玉米行距0.6 m-0.8 m时,套作环境影对植株生长影响不明显;行距小于0.6m时,玉米植株地上部、根系生物量、根体积以及根系中N、P、K积累量均较单作显著降低;行距小于0.4 m时,玉米根系对土壤空间、养分及窄行叶片对伸展空间竞争加剧,窄行叶片相互折叠严重,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鲜重及根体积均大幅减少,根系生长不良导致根系中N、P、K积累量大幅下降,吸收与积累养分能力降低,不利于地上部及整个植株生长。3.玉米行距0.4 m,玉豆间距0.6 m时,套作系统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作物群体地上部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当量比、土地当量比均最高。玉米行距扩大,玉豆间距小于0.6 m时,套作遮荫加重,大豆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作物群体生物量及产量生产效率降低;玉豆间距扩大,玉米行距小于0.4 m时,玉米种内竞争加剧植株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受抑制,套作群体生物量及产量生产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