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速和工作竞争压力的增大,脑梗死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改善,脑梗死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脑梗死后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如:偏瘫、失语、智能障碍、吞咽困难、抑郁等)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促进脑梗死大鼠肢体运动功能及学习记忆能力恢复,但是传统的电刺激治疗,主要刺激患侧肢体,而患侧和健侧同时进行电刺激研究极少。临床研究发现,脑梗死后双侧电刺激对偏瘫肢体的功能改善优于单侧,但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研究单侧和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大鼠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可能为电刺激在脑梗死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28只,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即对照组、单侧电刺激组、双侧电刺激组、假手术组各32只。对照组、单侧电刺激组、双侧电刺激组于脑梗死后每天分别接受自然恢复、单侧电刺激和双侧电刺激治疗3d、7d、14d和21d,各组每刺激6d,休息1d,3d组除外。并在上述时间点,各组取8只大鼠,进行走平衡木试验观察大鼠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然后断头处死动物取脑,石蜡包埋切片行MAP-2及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及假手术组大脑皮质MAP-2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第7d起两组电刺激大鼠瘫痪肢体的B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第14d起双侧电刺激组BWT评分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第7d起,电刺激组梗死灶周围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4d起,双侧电刺激组MAP-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与假手术组MAP-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75±4.65VS193.25±5.85,均P>0.05)。两组电刺激治疗各时间点梗死灶周围脑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治疗7d、14d,surviv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达到高峰;而双侧电刺激组明显高于单侧电刺激组(均P<0.05);治疗21d时,电刺激组和对照组survivin表达水平有下降,单侧、双侧电刺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左侧MCAO后,大鼠右侧肢体瘫痪完全;术后1w各组大鼠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开始改善,说明急性脑梗死后运动功能存在着自然恢复过程。2.电刺激治疗能促进脑梗死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能诱导脑梗死大鼠脑组织MAP-2、survivin的表达,双侧电刺激的效果优于单侧电刺激。3.电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可能与MAP-2、survivin的表达上调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