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Disease,CP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更加确切的依据,分析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点制定严格的文献检索策略,查找有关针灸治疗CPID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s),采用Endnote X7文献管理器管理所获得文献,根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由2名工作者独立筛选符合的研究,并用Excel表制定数据提取表,分别采用改良版的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e Reviewer Handbook 5.1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偏倚风险。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对其数据进行Meta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针灸治疗CPID的总有效率、降低疼痛评分、症状积分、复发率、痊愈率、减少盆腔积液、盆腔包块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30个研究,均为针灸疗法对照药物,总共涉及2277例患者。根据Jadad评分量表评分标准,共有7个研究为高质量研究,其余均为低质量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偏倚风险评价工具,9个研究为低偏倚研究,12个研究为中度偏倚,9个研究为高偏倚风险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单纯针灸、针灸+中药和针灸+西药疗效优于单独中药和西药治疗(P<0.05),针灸+西药+中药灌肠与西药+中药灌肠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针灸比中成药、西药有效率更高(P<0.05),但与中药汤剂对比无差别(P>0.05)。灸法、不同刺灸法的合用优于单纯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P<0.05),且优于药物治疗(P<0.05),而单纯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与药物对比无明显优势(P>0.05)。从不同的病情程度疗效对比来看,针灸对不同的病情程度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降低疼痛评分:针灸在降低疼痛评分的疗效上优于药物治疗(P<0.05)。(3)症状积分:针灸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4)复发率:针灸组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5)痊愈率:针灸组的痊愈率高于药物组(P<0.05)。(6)减少盆腔积液:Meta结果提示针灸能有效减少CPID患者的盆腔积液且优于药物治疗(P<0.05)。(7)减少盆腔包块:针灸的疗效不优于药物治疗(P>0.05)。(8)不良反应:针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P<0.05)。结论从本研究结果看,针灸治疗CPID具有明确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疗效优于中药汤剂的治疗,且在针灸的基础上加上药物治疗也并未提示有更好的疗效。目前的研究观察的指标侧重于有效率这块,而对患者的疼痛及相关的体征方面观察甚少,疗效评价标准也缺乏统一性,建议以后的研究能统一评价标准并从多方面去评价针灸治疗CPID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