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多态性及交互作用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宁夏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标准(2005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对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ECP)成人治疗专题小组Ⅲ(ATPⅢ)(2002)修订的诊断标准(ATPШ修订))与排除标准,从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人群中选取408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为对照组,从同期在两所医院住院的内分泌科患者中选取376例作为病例组。查阅资料及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一般情况进行面对面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生活史、家族史及MS相关疾病史等,根据测量标准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同时计算体质指数及腰臀比。采集肘静脉血10ml(12小时空腹),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对临床生化等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细胞、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全血WBC计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运用sequenom法检测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多态性,使用snpstats在线软件分析IL-6基因各位点多态性与MS关系。运用SHEsis在线软件分析IL-6基因三位点连锁不平衡及单倍体与MS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GMDR软件分别分析三位点及三位点与TNF-α、WBC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及民族构成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组平均年龄稍低于对照组(P=0.008<0.05),MS组BMI、WC、HC、WHR、TG、TC、HDL-C、SBP、DBP、WBC和TNF-α均高于对照组,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均符合Hard-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MS组和对照组间三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411,P=0.342均P>0.05),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450,P=0.343均P>0.05)。Snpstats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及民族前后,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多态性构成的不同遗传模型在MS和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6基因三位点不同基因型间血清TG、TC、HDL-C、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对照组、合计人群中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不同基因型间TNF-α、WB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HEsis分析结果显示:IL-6基因三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但三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与MS的发病无关(均P>0.05)。GMDR结果显示: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三位点构成的二因子、三因子交互作用模型均与MS的发病无关(均P>0.05)。三位点与TNF-α组成的二因子(-174,TNF-α)、三因子(-634,-1363,TNF-α)、四因子(-174,-634,-1363,TNF-α)交互作用模型均与MS显著相关(均P<0.0001),其中四因子交互作用模型的训练平衡准确度最大为0.6843,交叉验证一致性(CVC)最大为10/10,具有最高的MS发病风险(OR=9.6246,95%CI:5.1356-18.0327),其为最佳交互作用模型。三位点与WBC组成的二因子(-634,WBC)、三因子(-174,-634,WBC)、四因子(-174,-634,-1363,WBC)交互作用模型与MS显著相关(均P<0.01),其中四因子交互作用模型为最佳模型,其训练平衡准确度最大为0.5485,CVC值最大为10/10,具有最高的MS发病风险(OR=1.7004,95%CI:1.2036-2.40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和民族前后,TNF-α高水平与-634位点CG基因型、GG基因型和WBC高水平与-634位点CG基因型构成的3种相乘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或0.01),其中TNF-α高水平与-634位点CG基因型构成的相乘模型的MS发病风险是参照模型的11.170倍、TNF-α高水平与-634位点GG基因型构成的相乘模型的MS发病风险是参照模型的11.115倍,WBC高水平与-634位点CG基因型构成的相乘模型的MS发病风险是参照模型的1.677倍,其余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MS的易感性无关;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间的交互作用与MS的发病可能无关。IL-6基因-174G/C、-634C/G、-1363G/T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但三位点构成的单倍体与MS的发病无关。IL-6基因-174G/C、-634C/G、-1363位点多态性与血清TNF-α水平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影响MS的易感性;-174G/C、-634C/G、-1363G/T位点多态性与外周血WBC水平可能存在交互作用影响MS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