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涉及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面临长期执政条件下处理多种社会矛盾的难题、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难题、传媒信息化条件下舆论引导难题、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凝聚共识难题等多重现实挑战之下,如何增强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亟待回应的现实课题。立足中国社会研究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不仅具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增强我国执政党认同的实践意义。论文从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价值入手,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特征与实质,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类型和结构,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和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五大举措。文章主要包括导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导论首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的缘起,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理论研究、关于我国政党认同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最后,阐述了论文的整体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价值。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需要,是增强中国共产党国际软实力的需要。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相关论述,塑造什么样的政党形象,如何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是贯穿其中的红线。蕴藏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开展形象认同的实践探索。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和加强自身形象建设的客观实践活动既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当时代人民群众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也是新时期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与实质。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指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综合认知和评价基础上形成认可、赞赏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集认知、情感和行为于一体的政治态度,本质上是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主要包括实践性、建构性、倾向性、引导性、动态性、情感性六大基本特征。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质是引导公众认同党的性质、认同党的地位、认同党的成就,始终认同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章探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与结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消解抗拒性认同、增强合法性认同、建构预期性认同。实践形象认同、拟态形象认同、公众形象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三种类型。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结构是由实践形象认同、拟态形象认同、公众形象认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立体结构。第五章透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过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生成机制。认知、评价、认可、悦纳、拥护、固化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客观形象的塑造机制、利益需求的驱动机制、公众舆论的引导机制、价值取向的评判机制、情感共鸣的强化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生成机制。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路径探析。从契合人民利益诉求、夯实党建基础、塑造媒介形象、塑造文艺形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这五个方面深入探索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具体路径。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文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