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安定社会、发展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我国保险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保险功能逐步发挥,法律法规初步完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保险业成为了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保险业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保险公司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保险业的竞争洪流中。我国保险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与国外保险业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很低。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仅为332元,保险深度为3.4%,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保险公司由国内竞争转为国际竞争,面临着同国外具有雄厚资金、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的老牌保险公司同台竞争的严峻挑战。我国的保险公司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得先机,求得发展,如何在更残酷的竞争中制胜,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界及待解决的问题。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企业战略理念与范式,它在某种意义揭开了现代企业成功的真实原因。培育核心竞争力,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保险公司具有负债经营的特点,一旦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业绩不佳,无力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就会损害投保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那么,保险公司竞争优势源自哪里?保险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保险公司发展的难题。 本文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出发,详细阐述了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特征及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转变经营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质量;增强风险防控能力,进行保险服务创新;增强保险产品市场适应能力,提高组织的学习、创新能力等角度提出培育我国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法与途径,最后将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