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不断开展,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模式,促进了政府效能的提升。而实际上,只有绩效评估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政府部门的工作成果,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其结果运用才能真正提升政府的效能,否则绩效评估只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甚至造成错误导向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一些考核型绩效评估中,出现一些地方政府或公共部门通过政绩工程甚至数据造假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高绩效”的现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本文通过H市的考核型绩效评估实践,分析了地方政府考核型绩效评估在组织主体、评估体系、评估流程上对公正性的考量。发现了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公正性方面的问题,如评估主体缺乏专业性和独立性、评估指标体系和很难做到具备绝对的科学性、评估方法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评估内容过于注重指标数值而忽略过程、民主测评方式落后、公众参与度低等。并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在结合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通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逐步构建透明政府,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绩效评估之中;引入第三方部门,逐步增强顾客导向;增强评估对象间的可比性,努力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改进的干部考核体系,对“虚假政绩”干部严肃查处;加强理论研究等手段提升地方政府考核型绩效评估体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