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砷剂联合维A酸双诱导治疗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13年3月—2017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0例,按中医证候标准分为4组证型(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气血双亏型、痰瘀互结型),所有患者均采用亚砷酸联合维A酸+蒽环类药物作为诱导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骨髓完全缓解率、缓解时间、PML-RARa转阴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小板计数,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初治APL中医各证型分布结果:热毒炽盛型(45%)、气阴两虚型(25%)、气血双亏型(16.7%)、痰瘀互结型(13.3%);男性患者33例,女型患者27例;平均年龄37.3±14.58岁,各证型患者性别、年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APL各证型治疗后骨髓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分别为:热毒炽盛型96%、(22.04±1.91)天;气阴两虚型:93%、(26.27±1.58)天;气血双亏型:80%、(27.60±3.06)天;痰瘀互结型:50%、(31.50±3.78)天。各证型的骨髓完全缓解率及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APL各证型PML-RAR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APL各证型治疗前后WBC、Hb、PLT计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0例初治APL患者热毒炽盛型占所有病例的45%,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为主。 2.初治APL患者热毒炽盛型骨髓缓解率最高、缓解时间最短、PML-RARa转阴率最高, WBC、Hb、PLT的计数的恢复较其他三组证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