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聚精汤是全国著名中医男科专家徐福松教授创制的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经验方。临床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能明显提高精子浓度,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活力。目前关于聚精汤治疗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观察聚精汤对奥硝唑所致的成年雄性大鼠弱精子症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聚精汤在治疗弱精子症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1%CMC-Na10ml/kg/d,B组(奥硝唑模型组):奥硝唑悬液400mg/kg/d,C组(中药治疗组):聚精汤溶液19g/kg/d+奥硝唑悬液400mg/kg/d,连续灌胃给药20d。末次给药24h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分别取出每只大鼠附睾尾部组织,将其中一侧附睾尾部组织迅速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待做病理检查。另一侧附睾尾部组织浸泡于2ml生理盐水中,30℃温箱中剪碎,制精子悬液,取10μl样本用北京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子密度及精子活率。将剩余样本3000r/min离心15min,稀释后,取10μl上清样品用大鼠总肉毒碱(TC)Elisa试剂盒进行显色反应,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然后计算出样品肉毒碱浓度。 结果:A组和C组大鼠附睾尾部肉毒碱浓度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和C组大鼠附睾尾部肉毒碱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大鼠附睾尾部精子活率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大鼠附睾尾部精子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大鼠附睾输出小管和附睾管未见扩张或狭窄,附睾管内精子数量和形态未见异常变化。B组附睾输出小管扩张,局灶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样变;C组附睾输出小管和附睾管未见扩张或狭窄,附睾管内精子数量和形态未见异常变化,局灶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样变。 结论:聚精汤能改善奥硝唑所致的弱精子症,提高精子活率和附睾肉毒碱浓度。奥硝唑所致弱精子症与其可降低附睾内肉毒碱浓度相关,并对附睾组织造成病理损伤。聚精汤提高精子活率和附睾肉毒碱浓度的机制不是依靠修复附睾的病理损伤,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