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由于具有低压直流驱动、高亮度、高效率、多彩色、可大面积显示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有机发光材料本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也成了化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对苯醌和1,4-萘醌为原料,经过Diels-Alder反应,脱水反应,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游离基溴代反应,缩醛反应等一系列反应,得到了相应的中间体产物,并最终得到了目标化合物红荧烯,2-甲基红荧烯以及2-甲酰基-6,11-二苯基-5,12-并四苯醌乙二醇缩醛。同时,我们得到相应的中间体化合物:6-甲基-1,4-萘醌、6,11-二苯基-5,12-并四苯醌、2-甲基-6,11-二苯基-5,12-并四苯醌、2-二溴甲基-6,11-二苯基-5,12-并四苯醌、2-甲酰基-6,11-二苯基-5,12-并四苯醌、5,6,11,12-四苯基并四苯基-5,12-二醇、2-甲基-5,6,11,12-四苯基并四苯基-5,12-二醇等,并对中间体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较为适宜的条件。分别用MS,IR,NMR,UV,FL等手段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鉴定与表征。采用单温区温度梯度减压升华方式分别对红荧烯,2-甲基红荧烯及Alq3等进行了升华,并得到了适宜的升华温度。另外,利用升华过的化合物(6)和(12),我们分别制作了器件:ITO/CuPc/NPB/NPB:1wt%rubrene/TPBi/LiF/Al和ITO/CuPc/NPB/NPB:3wt%2-methylrubrene/TPBi/LiF/Al。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