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对电力工业一直采取国家垄断经营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种种弊端。为适应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尝试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如何充分考虑电力产业的特性及我国实际实现改革的目标,是现阶段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从2002年开始,根据国务院5号文件,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如今“厂网分开”的工作己经完成,“竞价上网”还没有推行。目前,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正逐步深入进行,近两年全国性的电力紧缺局面又给改革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面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探讨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重点与难点,对于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实证分析为主,总体思路是按照抽象——具体、理论——实践的逻辑顺序来展开的。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电力市场化进行经济学分析,指出电力市场化的可能性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运用“公共选择理论”、“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等理论来分析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从而得出结论,垄断和政府管制已严重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行业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第三部分介绍了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方案,得出了对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示;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目标和主要步骤;最后就电力市场化的难点问题——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电价定位、电力监管及电力法制环境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本文的主要结论:1.结合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要改变我国电力工业存在的效率低、缺乏竞争与活力的问题,必须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2.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决定了其目标应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来实现。3.电价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由于目前电力紧缺,“竞价上网”还在试点之中,电价目前以成本定价的方式过渡,所以对于今后电价体制的确定尚无定论。本文结合电力市场改革方案,对发电侧竞价上网、输配电价以及销售电价给予了具体的建议。即尽快实现竞价上网,推行两部制电价,理顺煤电关系,扩大直购电规模。4.目前的“厂网分开”只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要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就要不断的深化改革。“网售分开”作为改革的重要一环,是今后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对于其必要性给予了分析。5.目前的电力竞争是电源投资竞争,应放开投资限制,鼓励民营等多种资本进入电力市场,提高电力竞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