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f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增强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运动器材、航天航空、电子工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否使其中的环氧树脂基材高性能化,是该类复合材料获得成功应用的关键所在。 本论文对用于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环氧树脂基体材料进行了研究。整个工作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环氧树脂配方体系进行优选;二是对优选出的树脂体系进行固化动力学、热分解动力学以及耐热老化性能研究;三是对优选出的树脂体系进行纳米增强增韧改性。 本研究主要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选用双氰胺作为固化剂、二氯苯基二甲基脲为促进剂、工业丁酮为溶剂,按一定比例调配了三个树脂配方,分别命名为球杆树脂、T001树脂和T002树脂。应用示差扫描量热仪,测定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环氧树脂放热曲线,并据此得到了树脂体系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结合平板小刀法测得的胶化时间数据,确定了有关树脂配方体系的固化升温程序为:80℃/4h→130℃/2h→150℃/4h。为了提高双氰胺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相容性,采用三辊研磨机促进双氰胺分散,得到了物性较一致的固化产物。借助FT-IR分析固化前后环氧树脂体系,发现该固化工艺可以使树脂基本固化完全,树脂的固化度可达90%。按选定固化工艺制备了三种树脂浇铸体,测试了它们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综合这些测试结果,选定了T002树脂作为优选配方。 针对优选出的T002树脂,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它与两种碳纤维(TC35和T700)复合后界面的黏合性,发现T002树脂对T007纤维的黏附性能优于对TC35纤维的黏附性能,断面不存在纤维拔出现象;采用DSC法研究了环氧树脂/双氰胺体系的非等温固化反应动力学。用Kissinger方程求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74.88kJ/mol,用Ozawa-Flynn-Wall方程求得固化反应活化能为84.17kJ/mol。采用Crane方程计算了该固化反应的反应级数,结果表明该体系的反应级数接近于1。此外,还研究了T002体系的热分解动力学,采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级数为一级,以Kissinger最大失重速率法求得表观活化能为297.5kJ/mol。借助Dakin经验关系式,分析了T002体系的热老化寿命。 为了提高T002树脂的增强增韧性能,分别使用CaCO3和Al(OH)3纳米粒子对其进行改性。为此,综合采用表面改性、超声振荡与三辊研磨机研磨方法使纳米粒子有效地分散在树脂基体中。通过考察纳米粒子种类、用量对所得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CaCO3纳米粒子的改性效果更好,当其含量为4%时试样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可分别达到133.3MPa和13.2kJ/m2,而纯基体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则分别为111.9MPa和4.8kJ/m2。
其他文献
2012年中国媒体发展状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竞争、转型与突围。从媒体整体生存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塑造了中国传媒的大环境。如果说经济形势对媒体营
本文以2,5—二氯硝基苯为原料,在强碱性条件下,以8.0%的Pd/C为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还原生成2,2′,5,5′—四氯氢化偶氮苯(简称TCHB)。实验考察了温度、压力、助催化剂、乳化剂、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溶剂的用量等因素,确定了催化加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0g 2,5—二氯硝基苯溶于25ml甲苯中,8.0%的Pd/C催化剂1.0g,助催化剂为0.2g,碱液体积为18ml,浓度为15%
本文以聚四甲基醚二醇(PTMG)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混合软段合成出了一系列含硅氧烷的聚醚聚氨酯弹性体(PS)。文章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与核磁共振谱仪(NMR)对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各项环保法规更趋严格。对许多绿色环保产品不仅仅着眼于其最终产品形式是否环保,也已开始关注其生产过程中是否绿色环保。 本课题首先以目前生产水
水系锂离子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功率密度高等一系列特点,是很有潜质的新一代储能电池。目前,水系锂离子电池和它的电极材料的有关探索已经成为电化学储能领域中的热点。由
为了创制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药先导化合物,本文从合成的2,4-二氯苯氧丙酸出发,经酰化后,再与取代2-氨基嘧啶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N-[2-(4,6-二取代嘧啶基)]-2-(2,4-二氯苯氧
在修饰了石墨烯的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聚合聚(苯胺-间氨基苯酚)(PANMA),并用于去除水中的Cr(VI)。由于石墨烯的催化效果,对PANMA的电化学共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与聚苯胺相比,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