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政策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对出口创汇、拉动就业、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一方面,我国出口加工贸易目前仍然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出口数量的扩张,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环节,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另一方面,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出口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转型的研究是促进外贸改革的关键,与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契合。因此,对新形势下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研究,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我国更好的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文章基于这个背景,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出口加工贸易以及转型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然后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了出口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以阐明现阶段出口加工贸易的地位和其重要性。接着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指出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紧迫和必要性,并引出文章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出口加工贸易如何转型。利用RBF神经网络法构造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对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国内产业结构、研发能力和劳动力投入是影响转型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禀赋对推动出口加工贸易转型的作用,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不利于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转型。文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得到出口加工贸易如何转型的结论:由“两头在外”向“一头在内、一头在外”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出口加工贸易的主要构成向服务贸易转变;由依靠外需向内外需协调发展转变;向一般贸易过渡转变;逐渐向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