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诉讼检察机关原告资格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环境。然而各种污染事故,在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2款对海洋环境损害的救济作出规定。虽然该法条赋予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机构以原告资格提起海洋环境损害赔偿之诉,但是本法中的“海洋环境”并不等同全部“海洋生态”,法律规定的不明确,使部分“海洋生态”得不到法律的保护,造成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给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急需构建保护此类“海洋生态”的损害民事赔偿诉讼制度,尤其是要明确能够提起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的原告资格。本文对国内外在提起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原告资格问题方面的学理和实践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同时对检察机关,行政机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原告时的优缺点加以全面客观地比较,指出行政机关现阶段部门分工不明确,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还会掺杂部门的私利,导致行政执法不透明,从而影响海洋生态损害的及时有效得到救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为自身性质等客观因素,如果作为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中的原告,那么与被告(一般是大型企业或组织)相比,在举证责任的承担、在提起诉讼的动力,甚至于在诉讼信心上都要相对弱势,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会影响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影响诉讼的结果。而检察机关可以克服以上两个主体在提起诉讼时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就可以明确我国现阶段检察机关在此类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的原告地位。但是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海洋生态损害民事赔偿之诉仍然有不要完善的地方,文中还对此不足提出若干合理建议,其主要目的就是使我国在海洋生态损害救济上有法可依,构建一个完善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民事赔偿诉讼的法律制度,发挥检察机关的能动作用,使我国的海洋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其他文献
从1953年正式定名算起,中国作协已过天命之年。如今,年过五旬的作协,却要顶着争议、扛着体制之累,在寻找出路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福克纳与基督教文化传统肖明翰任何一个作家都是养育他的那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的产物;他的思想、他的作品都必然打上那个文化的烙印。不管他对这个文化是有意识地继承还是反叛,都
祁连造山带位于秦祁昆中央造山系的中段,呈-北西向的大型山链构成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部分。由于所处的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及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使其成为一个典型而又复杂
一战后国际联盟成立,虽在推进世界和平与合作解决国际争端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国联并没有在东亚形成影响力,在一战后发生的中日冲突中,国联大多选择置身事外。关东军发动“
研究孟子的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希冀从中寻找到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有助于对中国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文研究方向学界研究综述。对于以儒
为研究煤矿与建筑业事故间的异同特征,基于比较学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这2种行业事故的可行性,确定2种行业事故的比较场,提出比较研究方法。运用该方法分析我国2003—2012年的煤
<正> 勃特勒(Samuel Butler)记载他碰见一个意大利男孩子,那孩子问他:“你们英国人准把郎费罗(Longfellow)的诗读得很多吧?”他答:“不,我们不怎末读他的诗。”他孩子诧异道: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随着城区整改和城市化社区建设,我国城市发展正式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化进程发展加快的同时,城市发展扩大化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9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