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散打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价值,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高校普及推广武术散打运动不仅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散打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北京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北京35所高校1141名学生,50名体育教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武术散打在北京高校中发展态势不均衡,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场地设施及配套设备落后,各高校应加大投入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在各高校中开展。2、在被调查的35所北京普通高校中,整体上师资紧缺;武术散打教师男女比例失衡;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职称结构整体不高,但呈相对良好态势;师资梯队分布较合理,专业及裁判水平有待进一步调整;科研情况滞后,继续教育培训状况很差;尚待进一步协调相关因素,促进武术散打在高校开展。3、武术散打课程的主要开课形式是选修课,主要设置在一、二年级,学习过的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较高;教学内容相对较统一、教材教学大纲相对齐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但没有统一的高校使用散打教材。4、学生参与武术散打的动机有多元化的趋势,对武术散打有一个较高的喜好度,在17个体育项目中排在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之后位于第五位;学生对武术散打有一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5、学生课外活动涉及武术散打内容不够丰富,没有练习场馆,无人指导成为影响学生参与武术散打课外锻炼积极性的主要原因。6、北京高校武术散打竞赛开展状况令人担忧,18所开设武术散打课的院校中,只有2所每年参加1—2次校际比赛,有2所每年参加1—2次校内比赛,高校武术散打的竞赛的组织开展急待加强。提出相关对策: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武术散打教师的执教能力。2、加强高校武术散打教材的科学性与针对性。3、改善高校武术散打的场地设施。4、争取领导的重视,改善武术散打方面的经费投入。5、定期举办高校武术散打比赛,创造比赛环境,提供学习交流平台。6、借鉴跆拳道成功推广的经验,发展武术散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