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航运输在智慧社会战略和建设交通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是二氧化碳的一大排放源,其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警钟,民航运输业的碳减排形势日益紧迫,航空公司作为民航业碳排放的主体首当其冲,航空公司环境效率是衡量航空公司低碳运输能力的核心指标。因此在此背景之下,科学准确地测度航空公司环境效率,并依据环境效率测度结果寻找影响航空公司低碳运输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航空公司环境效率改进措施,是实现民航绿色发展、降低民航业发展国内外环境约束的突破口。本文将航空公司环境效率的研究置于碳减排与航空公司运输量增长的双重视角下,基于航空公司的实际生产数据,构建航空公司的投入产出生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非期望SBM模型和GML生产指数对有代表性的20家航空公司2010-2017年间的环境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并进一步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航空公司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静态环境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样本航空公司静态环境效率之间的差距较大,大部分航空公司环境效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研究期间整体静态环境效率均值没有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航空公司内部与外部缺乏强有力的刺激环境效率增长的因素。动态环境效率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动态环境效率在2010-2017年间大多略有改善,是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航空公司环境效率影响效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平均航距、载运率、市场份额、货邮周转量比例的改善对航空公司环境效率有促进作用。吨公里油耗的提高对航空公司环境效率的改善有负面影响作用。最后本文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航空公司自身层面与主管部门层面两个层面提出了航空公司环境效率改进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