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谱作为一种内容和形式均比较特殊的历史文献,具有其独特而巨大的文献价值。它不仅对家族制度、人口兴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历史学、民俗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鉴于家谱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与作用,如何使家谱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如何行之有效地对大量家谱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如何使家谱资源的利用能够更加方便、快捷,这些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在数字化时代,对家谱的开发与利用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利用高科技手段对中国家谱进行保护、收集和利用是中国家谱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家谱资源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而且可以利用网络的手段更加广泛的传播他们,这也正是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课题在对中国家谱的历史源流、内容体例、分类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体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利用家谱资源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网络家谱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本体的方案和设想,制定了相关的本体构建标准及方法论,并相应地构建了中国家谱的领域知识本体,从而为中国家谱建设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是使家谱资源的丰富内容能够得到更加充分利用的一种新的尝试。
在构建家谱本体的过程中,本课题旨在对家谱的领域知识进行分析、整理、挖掘,并澄清家谱的领域知识结构,从而避免重复的领域知识分析,使家谱资源的丰富内容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同时使知识共享成为可能。此外,通过对中国家谱知识本体的构建,检验并得到一套比较系统和科学的本体构建思想和方法论,也为类似领域知识本体的构建提供了经验总结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