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传统骑楼特色比较研究——以广州、河内为例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中国和越南两国在文化、社会、建筑方面都有相互交流和影响。一方面,中国广东和越南河内在气候、环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在近代历史上,广州和河内的传统商业街的建筑都受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因此,两地的传统商业街存在着许多相似的特点;另一方面,广州和河内的传统建筑还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它们都保留着各自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因此,在研究广州传统街道骑楼建筑更新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河内传统街道改造借鉴的地方,这也是论文主要的研究目的。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在城市产生和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探究广州和河内传统骑楼街的形成原因,并得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骑楼建筑的发展渊源和特点。 第二部分:全面研究广州和河内的传统骑楼建筑的相同和差异。包括研究两个城市骑楼街的功能分区、规划特点、平面布局和立面特征等各个方面。 第三部分:在对广州传统骑楼建筑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改造河内传统骑楼建筑和增加河内传统商业街活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该论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考古学、园林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完整总结重庆中心城市演变发展的机
本文选取计成在《园冶》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建筑的称谓“屋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园冶》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现存古典园林中的建筑实体,对屋宇的概念,涵盖的
信息化的浪潮带来了体制的改革和设施的更新,图书馆的设计处于变革中,信息的爆炸、互联网、主页的信息量的冲击,也带来了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量的增加,一般的图书馆的馆藏空间容量
如今,日益提高的我国人民精神文明使得剧场建筑成为人们丰富业余生活满足精神汲取的公共文化建筑之一,多功能剧场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是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虽然目前相关实践
新时代背景下的传统回归,让人们享用到“中国式”住宅带来的盛宴。当今科技的发展,让那些原本根植于当地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形式和建筑方式可以在任意的角落发生,于是徽州文
潮汕建筑石雕艺术在潮汕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审美、建筑意象、精神空间等方面都富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潮汕建筑石雕地域性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性建筑发展紧密相关
学位
本文针对目前广州市商品住宅区中户外休憩空间的开发主要是从商业价值与视觉美观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现状,从空间的使用者的角度,以空间的使用率与活动的丰富性为标准来对空间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的住房建设也蓬勃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居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对于住宅套型性能质量的认识仍未够清晰,乃至广州每年都进行一项“广州金
梅州客家传统民居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一个重要体系,由于客家人特殊的迁徙历史,使客家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传统民居是梅州地区客家人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客家民俗文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