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本科室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9~2020-9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面部塑形的患者30例,排出手术禁忌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记录患者填充部位,并拍照留档。根据拟填充量并结合患者意愿,选取大腿内侧及下腹部为脂肪供区,术中采用注射器抽吸方法获取脂肪,并采用静置法纯化脂肪,按多点、多层次、多隧道原则,将脂肪颗粒均匀移植到填充区。记录患者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若首次注射3个月后凹陷区未充分修复,则进行第2次移植。术后3个月复查,拍照留档。同行非手术医师对比术前及术后3个月照片进行有效率评估,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患者对手术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的满意度。按照各部位凹陷程度及形态制定评分表,由同行非手术医师对照术前及术后3个月照片进行评分比较,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手术前后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30例患者中女性29例,男性1例,年龄17~56,平均年龄为(31.77±8.05)岁。其中20岁以下1人,20~30岁的患者共12人,30~40岁的患者共12人,40~50岁患者共4人,50岁以上患者1人。40岁以下患者共25人,占83.3%。3个月复查时9例患者要求行二次移植治疗。所有患者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坏死、结节、脂肪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同行非手术医师疗效评价有效率为93.3%;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满意率分别为70%,86.7%,96.7%。术后3个月颞部、颧部,颊部,鼻唇沟、泪沟凹陷程度及形态评分低于术前(P<0.05),额部、颏部评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对颞部、颧部、颊部的塑形效果较好,对颏部的塑形效果较差。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利用脂肪组织与胶原蛋白联合,构建胶原蛋白-脂肪联合体系,以探究胶原蛋白是否可以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归巢至脂肪组织内,进一步发挥ADSC及EPC的生物效应,提高脂肪移植的存活率。[方法](1)颈椎脱臼处死SD大鼠,取双侧股骨骨髓进行分离、培养
[目的]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人Ebstein畸形患者外科治疗早、中期临床疗效,以期为今后患者提供更加优化的外科治疗策略。[方 法]对2013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外科手术64例Ebstein畸形患者进行随访。收集上述64例Ebstein畸形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尖瓣成形组(Tricuspid Valveloplasty,TVP
[目 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score,STSscore)和新版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模型(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 Ⅱ,EuroSCORE Ⅱ)对成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术
[目的]分析一体式分叉型覆膜支架在腹主动脉与髂动脉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相关病例31例,分别收集了患者手术前后3月、6月、1年的相关资料,探讨其中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同时,通过t检验方法,对相关数据变化的统计学意义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过此方法的治疗,在术后的3月、6月、1年均得到随访,随访期间31例患者均无重大不良事件及
[目 的]探讨心肌缺血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 法]纳入2016年01月01月-2018年01月0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共205例。分为心肌缺血指导组和冠状动脉解剖指导组,心肌缺血指导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94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 flow reserve,FFR)指导 22 例,心肌声学造影(Myocardial co
[目的]1、采用“二袖套”法构建SD大鼠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模型,构建HO-1过表达和HO-1 shRNA重组腺相关病毒并转染大鼠,重组体内HO-1基因,诱导肝脏HO-1特异性过表达或表达降低,探讨腺相关病毒预处理SD大鼠干预HO-1表达对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大鼠生存率的影响;2、对SD大鼠进行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分析术后移植肝经历不同时长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O-1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证明心脏死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脑钠肽(BNP)异常与围手术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分析围手术期BNP对MA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评估早期干预是否可以降低围手术期MACE的发生。[方法]对2018年09月01日至2020年08月31日收治收住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17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出院后1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伤前内科合并症、术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探究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原位肝移植术后1周内急性肾损伤(AKI)发生密切相关的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通过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构建一个新的预测模型,以期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肾损伤(AKI)做出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和远期肾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本中心肝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主动脉扩张发生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9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TEVAR且均在我院接受随访的8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浏览每例患者术前及结局时间的CTA图像,曲面重建后测量胸、腹主动脉最大径以及真、假腔直径,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分为超急性期(<24小时),急性期(2-7天),
[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破坏性的神经疾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ibonucleic Acid,miRNA)-124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潜在靶标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miR-124介导的SCI修复的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表达谱,分析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①Allen’s法建立SCI大鼠模型,鞘内注射agomiR-124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