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睡眠分期是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人类专家而言,睡眠分期是一项高耗时、劳动密集且具有主观偏向性的任务,同时,由于对生理机制的认知水平有限,其结果常常具有易变性。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睡眠阶段进行自动且客观统一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从两个角度围绕睡眠分期的深度学习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探索不同通道数据对睡眠分期的影响,从可视化角度入手,针对深度
【基金项目】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GXLH-Y005,基于动态心电信号的儿童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深度神经网络分析方法,2020/01/01-2022/12/31,40 万元,在研,子课题(合作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分期是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人类专家而言,睡眠分期是一项高耗时、劳动密集且具有主观偏向性的任务,同时,由于对生理机制的认知水平有限,其结果常常具有易变性。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睡眠阶段进行自动且客观统一的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从两个角度围绕睡眠分期的深度学习方法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探索不同通道数据对睡眠分期的影响,从可视化角度入手,针对深度学习方法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级注意力的全新混合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单实例的表征学习,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多个连续实例的序列学习。通过构建注意力的层次结构,方便查看不同通道在单实例时间范围内的重要性变化。将本模型的层级注意力可视化,与原始数据的功率谱图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型对通道的利用基本符合人类认知。同时,在公共数据库sleep-EDF上对该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其性能可与近年先进模型相比较;(2)为了学习睡眠阶段转移的特征,力图提高在过渡集和非过渡集上的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序列分类的睡眠分期方法,即基于序列学习的多目标学习睡眠分期方法。该方法通过重构基本损失函数,创造性地将睡眠阶段是否转移作为一种二分类任务进行处理,这在睡眠分期领域属于首次。在公共数据库sleep-EDF上利用基准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发现该方法最高可将准确率和宏F1值分别提升1.5%和1.46%。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自动睡眠分期而言,具有较好的效用。
其他文献
我国新引入“共有房屋转让时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同时,在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时限制了房屋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我国确立了出卖人将“转让条件通知优先购买权人,且不得反悔”规则,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一般应为“合理期限”。“出卖人与第三人自行订立的买卖合同有效”规则,具有合理性。优先购买权性质采“附强制缔约义务请求权说”和采“形成权说”,差别不大。出卖人和优先购买权人、第三人形成的双重买卖关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将观众的焦点放在幼儿品格培养上,更好地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在设置区域活动的时候满足幼儿的个性,通过重组材料让他们自主探究,结合细节展开调控,搭建平台促使他们交流互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其学会信任。这些方法都将课程游戏化建设和幼儿的品格养成结合在一起,能促使幼儿得到全面成长。
目的构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函询的基础上筛选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风险因素,结合39名被函询专家意见以及课题组的研判,制订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风险评估量表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体温、预计麻醉时间、手术体位、预计手术出血量等6个一级风险指标和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研究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断提升,中药诊疗探索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与西药相比,优势显著,以内服外用、针灸、自制膏剂和中药熏洗等方式为代表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众多疾病治疗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银花三黄愈疡方的消肿止痛功效及皮肤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肛门湿疹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具体报告
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加强融合的背景下,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是当务之急。目前,对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而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研究当前课程群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调研的总体目标是了解当代学生的认知和劳动实践,以及学校在促进在校学生劳动培训方面的技术水平需要做什么工作,并通过对学生劳动培训的调查研究,适时确定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同时深入解读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建筑之间的关系,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从现阶段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之中的运用主要是神经网络系统和模糊控制器,这两个部分的科学应用使得建筑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神经网络系统可以强化系统的自动适应能力,促进智能控制体系的控制力,模糊控制器则会提升运行过程中的系统控制能力,智能建筑建设也因此得到实现。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
新时代劳动教育对学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学校如何去落实,需要教育智慧。为落实好劳动教育,学校通过设立课题,让课题研究与课程建设结伴同行。即,让选题指向学校实际问题解决,让研究过程成为课程建设的过程,让研究成果成就劳动教育育人之道。
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提升,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智能建筑中,文章对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物联网科技以及智能建筑进行了概述,随后深入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实际应用,之后指出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尽管存在问题,物联网技术仍会在智能建筑中广泛使用,并指出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