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钴硫纳米酶的抗细菌感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菌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细菌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的滥用引发了细菌耐药性问题,导致治疗效果变差,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上升。而且,细菌在生命体或非生命体表面倾向于形成细菌生物膜,使抗菌药物难以渗透充分杀菌,而未完全清除的细菌以及生物膜会导致持续性感染而难以根治。因此,开发具有抗生素的作用同时能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抗菌材料至关重要。具有模拟酶功能的纳米材料,即纳米酶的发现,为防治细菌感染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纳米酶不仅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还具有丰富的模拟天然酶的催化活性。其中,能够促进活性氧产生的纳米酶备受关注,在抗菌、肿瘤治疗、免疫检测等生物医用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我们开发了一种铜钴硫(CuCo2S4)纳米酶,同时将双金属纳米酶CuCo2S4与CuS和CoS两种单金属纳米酶进行比较,对它们的形貌、粒径、结构、拟酶活性和催化抗菌效果进行了详细评价。考察CuCo2S4纳米酶催化低浓度H2O2产生活性氧的能力,评价两者协同作用对多种细菌以及细菌生物膜生长的抑制情况,探讨了其抗菌机制,并最终采用小鼠的烫伤伤口感染模型评价了其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目的:本论文中通过溶剂热法制备葡聚糖修饰的CuCo2S4纳米酶。为了更好的说明由双金属构建的纳米酶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升作用,我们以同样方法合成的CuS和CoS单金属纳米酶为对照,系统地研究了 CuCo2S4纳米酶的形态、粒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等性能。随后,通过体外抑菌实验以及对烫伤感染伤口的治疗验证了铜钴硫纳米酶的催化治疗效果,为对抗细菌感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第一章铜钴硫纳米酶的制备及表征在本章中,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葡聚糖修饰的铜钴硫(CuCo2S4)纳米酶。随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尺寸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仪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其晶体结构,通过红外光谱、能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其元素组成。同时,我们采用相同条件制备了 CuS和CoS纳米颗粒作为参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其晶体结构和元素组成。然后,测试了 CuCo2S4,CuS和CoS纳米酶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通过分析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参数比较了它们的过氧化物酶模拟酶活性。最后,通过亚甲基蓝褪色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研究CuCo2S4纳米酶促进活性氧产生的能力。第二章铜钴硫纳米混悬剂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效果及对烫伤感染的治疗效果评估基于对CuCo2S4,CuS和CoS纳米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的结果,在本章中,我们制备了 CuCo2S4纳米混悬剂,考察了 CuCo2S4纳米混悬剂的抗菌性能以及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首先,我们利用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作为抑菌实验的目标对象,测试了CuCo2S4纳米混悬剂在不同pH环境中的抗菌性能。其次我们对比分析了 CuCo2S4,CuS和CoS纳米混悬剂催化H2O2对E.coli,S.aureus以及耐药菌株MRSA的抑制效果。然后在对细菌的形态、内部结构和氧化还原水平进一步分析观察后,探究了 CuCo2S4纳米酶催化抗菌的机制。最后,考察了 CuCo2S4纳米混悬剂对MRSA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并建立了小鼠烫伤感染MRSA的动物模型,将含CuCo2S4纳米混悬剂和低浓度H2O2涂抹于伤口处进行治疗,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对皮肤伤口进行病理分析。结果:第一章:本章所制得的CuCo2S4纳米酶为大小均匀、粒径约30nm、结晶性良好的纳米颗粒。通过能谱分析发现,CuCo2S4纳米颗粒主要含有Cu、Co、S元素,以及源自葡聚糖的C和O元素,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CuCo2S4纳米颗粒表面有葡聚糖的存在。XPS的分析结果表明,CuCo2S4纳米颗粒中的铜和钴呈现混合价态,这有利于加速酶催化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同时,利用相同方法制得的CuS和CoS纳米酶分别为大小约40nm的纳米颗粒和80nm的片层,XRD结果显示CuS和CoS纳米颗粒的结晶性良好。CuCo2S4纳米酶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明显优于CuS和CoS纳米酶,表明铜和钴双金属元素的构成有利于酶活性的提升。同时,实验结果表明CuCo2S4纳米酶在中性pH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远远高于酸性环境。最后,在对CuCo2S4纳米酶促进自由基产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CuCo2S4纳米酶在中性条件下催化过氧化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强度远远高于酸性环境中。第二章:本章研究了由CuCo2S4纳米酶制备的纳米混悬剂的杀菌作用。首先,CuCo2S4纳米混悬剂对革兰氏阴性菌(E.coli和 P.aeruginosa)和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以及耐药菌株(MRSA)均在中性pH环境中表现出了最优的抑制效果。在中性pH环境中,与CuS和CoS纳米酶对比,CuCo2S4纳米酶则表现了出更加显著的催化杀菌效果,这与它相对更高效的过氧化物酶拟酶活性有关。随后,在CuCo2S4纳米酶抑菌机制的研究中,我们发现CuCo2S4纳米酶的作用使细菌内ROS水平升高,脂质过氧化和DNA降解,细胞壁/细胞膜变形破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最后,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CuCo2S4纳米酶在中性条件下能够明显抑制MRSA生物膜的生长。在治疗小鼠烫伤感染的研究中,实验结果显示CuCo2S4纳米混悬剂能够有效促进细菌感染伤口的愈合。
其他文献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南齐王融《曲水诗序》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文化对人的精神思维、社会能力培养的深远影响和作用。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行这种战略,润物无声的文化精神力量的复兴,必当先于乡村。乡土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如何基于村民需求支持和引导村民开展积极的群众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前静脉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6例,禁食8h,禁饮6h。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N组)和葡萄糖组(G组),麻醉前1小时按5ml/(kg.h)静脉输液,生理盐水组(N组)输注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组(G组)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由0.9%氯化钠溶液
随着机器学习特别是深度学习理论和算法的不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无标签数据,无监督学习算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自编码器结构的无监督学习算法通过重构输入分布,能够提取
太阳电池作为一种光电转化装置实现了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QDSCs)因其电极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且光电转化效率高
人脸识别技术由于具有保密、安全、友好、便捷等优点,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及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目前,在可控环境和用户配合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取得
国有企业作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是党执政地位的基本经济依据,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保证社会和谐稳步发展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正处于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员工已经成为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尊重和关注员工、增强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尤为重要。员工幸福感的增强不仅可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吸引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富足,人们越来越重视幸福感的提升。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学生、中老年、医护人员
学位
肇深6井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肇州鼻状构造东翼,是三肇凹陷油气富集区之一,面积约30km~2。针对井区构造复杂、储层发育薄、勘探开发风险较大、选区不明等问
丰富的知识溢出和大量的创新活动是创新集群作为一个知识集群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整个创新集群的竞争力。如何通过知识溢出不断提高创新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空气污染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电池箱作为动力电池组的承载体,是确保电池组安全的重要零部件。电池箱既要满足刚度强度等静态特性和模态特性以外,还应满足结构安全性、可靠性、轻量化等要求。因此,本文以某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为研究对象,开展模态分析及结构优化等多项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实验模态分析法对电动汽车电池箱进行模态测试,识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