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工业化的基石,在我国成为世界上粗钢产量第一的国家之后的几年内,国内钢铁企业却无一例外的进入亏损经营。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内钢铁企业的大规模扩张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竞争形势严峻的同时,成本不断升高,低附加值的粗钢产品已经无法再为企业贡献利润,沉重的经营负担使得国内钢铁企业无不叫苦不迭。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江苏沙钢董事长沈文荣曾经表示:“现在卖一吨钢的利润连一盘小炒肉的利润都没有”。如何提升国内钢企的盈利能力,使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在众多解决方案中,由于钢铁企业具有生产流程长,中间环节多,固定投入大,管理要求复杂等特点,通过信息技术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企业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发展,钢铁企业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行业和企业特点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案,然而将信息系统上线之后,很多企业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国际领先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深入研究,结合一个典型的成功实施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功能对比,以及经验总结寻找出在钢铁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如何更好的通过信息技术实实在在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研究的结论包括:1、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充分证明了信息系统的价值和对钢铁企业重要性,钢铁企业的产品附加值越高,生产和业务流程就越复杂,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就越强。2、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不断成熟,市场情况千变万化,一个好的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信息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甲乙双方共同进步才能跟的上形式的变化。3、在信息化的初期,就需要对企业整体的信息化进程和架构进行通盘的合理规划,需要经过多方研究和咨询之后才能逐步上马信息化项目,作为成熟负责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应尽量在规划初期就对企业用户进行信息化理念的培养,形成前后一致的信息化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随后的信息化进程中最大化的保护用户前期的投资。